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登革热病毒由啥传播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登革热病毒由啥传播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潘袁
潘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这是最常见的途径。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典型症状包括高烧、全身肌肉酸痛、皮疹以及出血倾向。虽然蚊虫叮咬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但也有其他途径可能导致感染。
1、蚊虫叮咬:这是登革热传播的主要方式。感染者的血液中含有登革热病毒,当蚊子叮咬感染者后,病毒会进入蚊子的体内。随后,蚊子再叮咬其他人时,病毒就会传播给新的宿主,导致新的感染。
2、接触传播:虽然不是主要传播途径,但在某些情况下,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如共用生活用品、共同进食等,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虽然这种传播方式较少见,但仍需保持警惕。
3、母婴传播:孕妇如果感染登革热,可能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或者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这种传播方式虽然不常见,但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4、医源性传播:在医疗环境中,如果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时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也可能导致自身感染。这提醒我们在医疗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防护标准。
输血过程中也可能发生登革热病毒的交叉感染。为了有效预防登革热,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简单的防护措施,比如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勤洗手,外出时穿长袖衣服和长裤,以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重申一下,登革热病毒的传播主要依赖于蚊虫叮咬,其他途径则相对少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特别是在蚊虫活跃的季节和地区,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也有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斜颈常见吗

新生儿斜颈比较常见,属于婴幼儿期较常出现的肌肉骨骼问题,多与产伤、宫内姿势异常或胸锁乳突肌挛缩有关。

新生儿斜颈的发生概率相对明显,主要与分娩过程中胸锁乳突肌受牵拉损伤或胎位异常导致局部血肿机化有关。部分患儿表现为头部固定偏向一侧,颈部可触及硬结,活动受限。早期发现可通过轻柔按摩、体位调整等保守干预改善。若未及时处理可能继发面部不对称或脊柱代偿性侧弯,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肌肉纤维化程度。临床常用被动牵拉训练配合热敷缓解挛缩,多数患儿在3-6月龄内恢复。

极少数顽固性斜颈与先天性颈椎畸形或神经系统病变相关,需通过磁共振排除寰枢椎半脱位等器质性疾病。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1岁后可能需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家长日常应注意避免单侧喂奶或固定睡姿,定期监测头围及颈部活动度,发现异常及时转诊小儿骨科。

建议家长每日进行3-5次颈部被动活动训练,每次持续5分钟,动作需轻柔缓慢。哺乳时交替更换抱姿,睡眠时用毛巾卷辅助保持中立位。若发现患儿抬头困难或两侧脸型不对称加重,应尽早就医评估。平时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骼发育,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