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血液科 > 脂代谢紊乱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什么症状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什么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脾肿大等症状。该病通常由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红细胞导致,可能伴随乏力、心悸、尿色加深等表现。

1、贫血

贫血是核心症状,患儿可出现皮肤黏膜苍白、活动耐力下降。由于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可能导致组织供氧不足。轻度贫血表现为易疲劳,重度时可出现呼吸急促甚至晕厥。家长需观察孩子日常活动量是否骤减,并及时就医检测血常规。

2、黄疸

溶血导致胆红素升高,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呈浓茶色。黄疸程度与溶血速度相关,急性发作时可在24小时内明显加重。新生儿期发病需与生理性黄疸鉴别,家长发现异常肤色应及时检查肝功能。

3、脾肿大

约半数患儿可触及脾脏增大,体检可见左上腹膨隆。脾脏作为清除受损红细胞的器官,在持续溶血时会代偿性增生。家长需避免孩子腹部受到撞击,防止脾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4、发热寒战

急性溶血期可能出现38℃以上发热伴寒战,与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致热原有关。需与感染性发热鉴别,家长应记录体温变化规律,就医时提供完整发热史。

5、血红蛋白尿

血管内溶血严重时,游离血红蛋白经肾脏滤出形成酱油色尿。提示存在急性大量溶血风险,家长发现尿液异常变色须立即就医,必要时需进行血浆置换等紧急治疗。

患儿日常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饮食应补充富含铁和叶酸的食物如瘦肉、菠菜,但需避免进食可能诱发溶血的蚕豆等食物。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严格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禁止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注意观察有无新发瘀斑、血尿等出血倾向,预防感染诱发溶血危象。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女性硬下疳怎么回事

女性硬下疳可能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通常表现为外生殖器或肛周出现无痛性溃疡,可通过青霉素治疗。 1、感染途径:女性硬下疳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梅毒螺旋体通过皮肤或黏膜微小破损进入人体。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如果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诊后尽早治疗。 2、症状表现:硬下疳通常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无痛性溃疡,边缘整齐,基底清洁,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溃疡多发生在大小阴唇、阴道口、宫颈或肛周区域。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无明显疼痛感。 3、诊断方法:硬下疳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医生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如非梅毒螺旋体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试验TPPA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4、治疗方法:硬下疳的治疗首选青霉素,常用药物为苄星青霉素G,剂量为2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一次,连续2-3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连续14天,或头孢曲松1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10天。 5、并发症预防:未经治疗的硬下疳可能发展为二期梅毒,出现全身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及时规范治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性伴侣也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以防止反复感染。 女性硬下疳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刺激。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西红柿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治疗结束后应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确保彻底治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