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房颤发病前通常有征兆,常见表现包括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等。房颤可能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瓣膜病、酗酒等因素有关,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1、心悸
心悸是房颤最常见的早期征兆,患者常感觉心跳不规律、过快或过强,可能伴随心前区不适感。生理性心悸可能与情绪紧张、剧烈运动有关,可通过休息缓解。病理性心悸需排查心律失常,如确诊房颤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2、胸闷
胸闷多由心脏供血不足引起,房颤患者因心房无效收缩可能导致血液淤积。轻度胸闷可能与劳累相关,病理性胸闷常伴随胸痛、出汗,需警惕心肌缺血。可完善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等改善循环。
3、气短
房颤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时,患者轻微活动即出现呼吸急促,平卧可能加重。慢性气短需排除肺部疾病,急性发作可能提示心力衰竭。建议监测血氧饱和度,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控制心室率。
4、乏力
持续性乏力与房颤引起的全身灌注不足有关,可能伴随工作效率下降、嗜睡。需鉴别贫血、甲状腺疾病等病因,房颤相关乏力可通过控制心室率改善,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
5、头晕
脑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头晕甚至晕厥,尤其快室率房颤易引发血流动力学紊乱。一过性头晕可能与体位变化有关,反复发作需排查血栓风险。抗凝治疗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可降低卒中概率。
建议有房颤高危因素者定期监测血压、心率,限制酒精和咖啡因摄入,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情绪激动诱发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