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房颤

导管消融术能治好房颤吗

| 1人回答 | 2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导管消融术能治好房颤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导管消融术可以治疗房颤患者,但无法保证所有患者都能完全治愈。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术通过破坏异常电信号传导区域来恢复心脏正常节律,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仍需药物辅助或二次手术。

导管消融术对阵发性房颤效果较好,这类患者发作时间短、心脏结构正常,术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概率较高。手术通过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导管,利用射频或冷冻能量隔离肺静脉异常电位,技术成熟且创伤小。多数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心悸、气促等不适减轻,部分可减少抗凝药物用量。术后3-6个月是复发监测关键期,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

持续性或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治愈率相对较低,这类患者心房扩大或纤维化程度较重,单纯肺静脉隔离可能无法完全消除病灶。部分患者需结合线性消融或复杂碎裂电位消融,术后复发风险较高。高龄、合并心力衰竭或左心房直径超过50毫米等因素会影响手术成功率。术后复发患者可通过药物控制心室率或考虑二次消融,少数需植入起搏器。

房颤患者术后需长期监测心律变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及摄入酒精咖啡因等诱发因素,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房功能,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栓的后遗症有哪些?

血栓后遗症主要包括肢体肿胀疼痛、皮肤溃疡、静脉曲张、肺栓塞后慢性肺动脉高压、脑梗死后遗症等。血栓形成后可能因血管阻塞程度、治疗时机及个体差异导致不同后遗症。

1、肢体肿胀疼痛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液回流受阻可能导致患肢持续性肿胀和疼痛,常见于下肢。急性期未完全溶解的血栓可能机化,造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长期站立或久坐后症状加重。患者需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回流,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预防复发。

2、皮肤溃疡

严重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可导致下肢皮肤营养障碍,表现为色素沉着、湿疹样改变,最终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溃疡多发生于踝部,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反应有关。治疗需结合清创护理、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并控制感染,严重时需植皮手术。

3、静脉曲张

血栓机化后破坏静脉瓣膜功能,血液逆流引发浅静脉代偿性扩张迂曲,表现为皮下青紫色蚓状突起。长期静脉高压可能诱发血栓性静脉炎。轻度可通过抬高患肢缓解,重度需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术后配合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张力。

4、慢性肺动脉高压

肺栓塞未完全溶解时,残余血栓机化导致肺动脉血管重构,右心负荷持续增加。患者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晚期可能出现右心衰竭。需长期吸氧并使用安立生坦片等靶向药物,定期监测心脏功能。

5、脑梗死后遗症

脑部血栓栓塞可能导致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期通过康复训练可部分改善功能,但部分患者遗留永久性残疾。急性期后需持续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再发,配合丁苯酞软胶囊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血栓后遗症管理需结合定期复查与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每日进行适度步行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出现新发症状如呼吸困难、肢体麻木加重时需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