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乙肝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简称,属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期的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结果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通常伴随HBsAg阳性出现。
HBeAg由乙肝病毒核心基因编码产生,直接反映病毒在肝细胞内活跃复制,其存在与血液中HBV-DNA载量呈正相关。
HBeAg阳性者体液和血液具有高度传染性,母婴垂直传播概率显著升高,需严格实施隔离防护措施。
该指标常用于区分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持续阳性可能预示慢性化倾向,需结合ALT水平综合评估。
抗病毒治疗中HBeAg转阴并出现抗-HBe血清学转换,是治疗应答的重要观察节点,提示病毒复制受控。
建议HBeAg阳性者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家庭成员应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防护。
乙肝加强针一般每5-10年接种一次,实际间隔时间受到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职业暴露风险、免疫功能状态、既往接种反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接种后需定期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当抗体浓度低于10mIU/ml时需补种加强针。
医务人员、实验室工作者等高危人群建议每3-5年检测抗体,必要时提前加强接种。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患者等,抗体衰减较快,需缩短加强间隔。
既往接种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需由医生评估是否继续加强免疫。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普通人群可每5年复查抗体水平,根据结果决定加强接种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