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尿道狭窄可以放支架吗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道狭窄可以放支架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尿道狭窄一般可以放置支架,但需根据狭窄程度、位置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尿道支架适用于反复扩张无效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可暂时缓解排尿困难。

金属或可吸收支架常用于治疗尿道狭窄。金属支架通过内镜置入狭窄段,形成持续扩张作用,适用于球部或后尿道狭窄。可吸收支架在体内逐渐降解,适合不愿长期携带异物的患者。支架放置后可能出现尿频、血尿等不适,多数1-2周内缓解。术后需定期复查尿道镜,监测支架位置及尿道黏膜状况。

尿道炎症急性期、完全闭锁或狭窄段过长时不宜放置支架。支架可能刺激尿道黏膜增生导致再狭窄,长期放置可能发生移位或钙化。合并尿道瘘、假道形成的复杂病例,支架可能加重组织损伤。儿童尿道狭窄通常首选尿道成形术,因支架可能影响尿道发育。

尿道支架属于姑息性治疗,不能替代病因处理。建议术后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骑车或久坐压迫会阴。出现发热、持续血尿或排尿疼痛加剧时需及时复诊。长期随访中发现约三成患者仍需二次手术干预,故支架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由泌尿外科专科医师操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大人尿床是什么原因

大人尿床可能与遗传因素、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成人尿床与遗传易感性相关,家族中有遗尿症病史的人群发病概率较高。这类情况通常需通过行为训练改善,如定时排尿训练、膀胱容量锻炼等。若伴随夜间多尿,可遵医嘱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等药物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

2、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可能导致尿急、尿失禁,夜间易出现无意识排尿。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可表现为排尿灼痛、尿液浑浊。确诊后需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增加水分摄入促进细菌排出。

3、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渗透性利尿和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能出现多尿、夜尿增多。需监测血糖水平,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物控制血糖,配合饮食管理减少高糖食物摄入。

4、神经系统疾病

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可能破坏排尿中枢神经传导,导致膀胱功能障碍。此类患者需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能需联合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缓解膀胱过度活动,或进行间歇导尿处理尿潴留。

5、心理因素

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可能引发功能性遗尿。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建议保持规律作息,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

成人尿床患者需记录排尿日记,包括饮水量、排尿时间及尿量,帮助医生判断病因。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利尿物质,睡前排空膀胱。肥胖者应控制体重以减少腹压对膀胱的影响。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血尿、发热等症状,须立即就诊泌尿外科或神经内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