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小血管炎与狼疮肾炎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特征及免疫学指标进行鉴别。两者均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发病机制、靶器官损害及治疗方案存在差异。
1、临床表现:小血管炎以皮肤紫癜、关节痛、周围神经病变多见,狼疮肾炎则常见面部蝶形红斑、光过敏及多系统受累。
2、实验室检查:狼疮肾炎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高,小血管炎多伴随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
3、病理特征:狼疮肾炎肾活检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积,小血管炎主要表现为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
4、免疫学指标:补体C3/C4降低多见于狼疮肾炎,小血管炎患者补体水平通常正常。
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通过肾穿刺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明显消瘦可能是胃癌晚期的症状之一,但并非特异性表现。体重下降常见于营养摄入不足、代谢异常、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恶性肿瘤,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 消化系统症状胃癌患者常伴随持续性上腹疼痛、餐后饱胀感或吞咽困难,肿瘤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导致消瘦。可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需手术联合化疗。
2. 代谢亢进状态恶性肿瘤细胞异常增殖会加速能量消耗,患者可能出现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需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全身影像学评估。
3. 进食障碍肿瘤占位效应或治疗副作用可能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引发营养不良。可考虑营养支持治疗,使用甲地孕酮、昂丹司琼等药物改善症状。
4. 心理因素影响疾病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加重食欲不振,形成恶性循环。心理疏导联合小剂量米氮平等药物有助于改善情绪性厌食。
建议出现不明原因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10%时,及时进行胃肠镜、腹部CT等系统检查,同时注意保持高蛋白、高热量的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