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什么叫高钙血症?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叫高钙血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高钙血症是指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长期卧床或过量补钙等因素引起。

1、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高钙血症最常见原因,与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肾结石等症状。治疗需手术切除病变甲状旁腺组织,术后可遵医嘱使用鲑降钙素注射液或帕米膦酸二钠葡萄糖注射液调节血钙水平。

2、恶性肿瘤相关

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骨转移等恶性肿瘤可通过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或直接破坏骨组织导致高钙血症。常伴随贫血、体重下降、病理性骨折等表现。除原发病治疗外,可选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或地诺单抗注射液控制骨破坏。

3、维生素D过量

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D制剂或维生素D中毒可促进肠道钙吸收增加。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多尿、烦渴等症状。需立即停用维生素D并限制钙摄入,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呋塞米片促进钙排泄。

4、长期制动

骨折后长期卧床、瘫痪等制动状态会加速骨钙流失。早期表现为无症状性血钙升高,后期可能出现异位钙化。建议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5、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锂制剂等药物可能干扰钙代谢。通常血钙轻度升高,停药后可逐渐恢复。用药期间建议定期监测血钙水平,避免同时服用钙剂。

高钙血症患者日常需限制高钙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促进钙排泄。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以防骨折,定期复查血钙及肾功能。出现意识模糊、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通过静脉补液、利尿等措施快速降钙。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正常人餐后血糖范围

餐后血糖范围是评估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正常人的餐后血糖值通常在3.9-7.8mmol/L之间。餐后血糖的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饮食内容、进食速度、运动量等。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1、饮食内容:高糖、高脂肪食物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瘦肉,搭配适量蛋白质和健康脂肪,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分餐进食更有利于血糖控制。 2、进食速度:进食过快可能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建议细嚼慢咽,每餐进食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缓慢进食有助于身体更好地感知饱腹感,减少过量进食的可能性,同时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3、运动量:餐后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糖的利用和代谢,建议餐后30分钟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或伸展运动。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餐后血糖峰值,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发低血糖。 4、血糖监测: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血糖异常风险的人群,定期监测餐后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餐后1-2小时是血糖监测的最佳时间,记录血糖值并结合医生建议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5、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对血糖控制至关重要,熬夜和睡眠不足可能影响胰岛素分泌和血糖代谢。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也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餐后血糖的稳定需要综合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建议每日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和绿叶蔬菜,搭配适量优质蛋白质,如鱼、鸡胸肉和豆类。餐后适量运动,如快走或瑜伽,有助于促进血糖代谢。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对于血糖异常的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管理和干预。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