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肠息肉的具体患病概率因年龄、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存在差异,临床数据统计显示成年人中检出率较高。
1、年龄因素:50岁以上人群肠息肉发生率显著上升,与肠道黏膜长期慢性刺激有关。
2、遗传倾向: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疾病患者几乎100%会出现多发性肠息肉。
3、饮食影响: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可能使肠息肉发生概率提升数倍。
4、慢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炎症疾病患者更易伴发炎性肠息肉。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控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食用量。
宝宝患肠套叠可能出现排气减少或停止的症状,但部分患儿仍会有少量排气。肠套叠属于婴幼儿急腹症,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便及腹部包块。
1. 早期表现:肠蠕动初期可能伴随不规则排气,但肠管套叠后气体难以通过梗阻部位。
2. 进展期症状:随着肠壁水肿加重,肠鸣音减弱,排气排便逐渐停止,出现胆汁性呕吐。
3. 终末期特征:完全性肠梗阻时无排气排便,腹部膨隆明显,可能出现血便及休克表现。
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医,肠套叠超过24小时未复位可能导致肠坏死,空气灌肠是常用治疗方法,严重者需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