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肠镜药服用后未排便可能由药物吸收延迟、饮水量不足、肠道蠕动缓慢、药物剂量不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增加饮水量、适当活动、调整药物剂量、就医复查等方式处理。
1、药物吸收延迟部分患者对泻药敏感性较低,药物起效时间可能延迟数小时。建议继续观察2-3小时,同时饮用温水帮助药物扩散。
2、饮水量不足服用肠道准备药物需配合2000毫升以上温水,液体摄入不足会导致药物无法充分溶解。家长需督促孩子分次饮用规定量温水。
3、肠道蠕动缓慢长期便秘或胃肠动力差患者可能出现药物滞留,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糖尿病有关,表现为腹胀、食欲减退。可遵医嘱使用莫沙必利、乳果糖等促动力药物。
4、药物剂量不足体重超过标准值或既往有便秘史者可能需要追加剂量。建议联系开具处方的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补充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若超过8小时仍未排便或出现剧烈腹痛,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急诊处理,检查前24小时需保持无渣饮食。
吃点东西就感觉胃堵的难受可能与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因素有关。
1、消化不良进食过快或暴饮暴食导致胃肠负担加重,表现为餐后腹胀。建议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
2、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引发堵胀感,常伴烧心。可遵医嘱使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
3、慢性胃炎胃黏膜长期炎症导致消化功能减弱,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需完善呼气试验,常用药物包括铝碳酸镁、瑞巴派特。
4、胃溃疡胃黏膜缺损引发进食后疼痛,可能由非甾体抗炎药滥用导致。需胃镜确诊,治疗药物含枸橼酸铋钾、硫糖铝。
日常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餐后适度活动促进消化,症状持续建议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