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肠套叠是什么疾病引起的呢

|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肠套叠是什么疾病引起的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肠套叠可能由肠蠕动紊乱、肠道感染、肠道息肉、肠道肿瘤、先天性肠道畸形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精神萎靡等症状。肠套叠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手术复位等方式治疗。

1、肠蠕动紊乱

肠蠕动紊乱可能与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等症状。肠蠕动紊乱引起的肠套叠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等方式缓解。饮食上建议少量多餐,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

2、肠道感染

肠道感染可能与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肠道感染引起的肠套叠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治疗。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3、肠道息肉

肠道息肉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等症状。肠道息肉引起的肠套叠可通过肠镜下息肉摘除术、腹腔镜手术等方式治疗。术后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

4、肠道肿瘤

肠道肿瘤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体重下降、贫血、肠梗阻等症状。肠道肿瘤引起的肠套叠可通过肿瘤切除术、肠吻合术等方式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

5、先天性肠道畸形

先天性肠道畸形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出现呕吐、腹胀等症状。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套叠可通过肠管成形术、肠切除吻合术等方式治疗。家长需注意观察喂养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肠套叠患者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婴幼儿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如出现反复腹痛、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复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肠息肉1.5cm算大吗

肠息肉1.5cm属于较大的息肉,需引起重视。息肉大小与恶变风险相关,1.5cm的息肉恶变概率较高,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1、息肉大小与风险:肠息肉的大小是评估其恶变风险的重要指标。1.5cm的息肉属于较大范围,研究表明,直径超过1cm的息肉恶变风险显著增加。息肉越大,细胞异常增生的可能性越高,癌变风险也随之上升。 2、病理类型分析: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影响其恶变概率。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类型,其中绒毛状腺瘤的恶变率最高。1.5cm的息肉如果是腺瘤性,尤其是绒毛状腺瘤,需格外警惕,建议尽早切除。 3、临床症状观察:较大的肠息肉可能引起肠道不适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等症状。1.5cm的息肉已经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4、诊断方法选择:对于1.5cm的肠息肉,结肠镜检查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息肉的大小、形态,同时可以进行活检或直接切除。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早期发现息肉。 5、治疗方案建议:1.5cm的肠息肉通常建议手术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术后需要定期随访,监测是否有复发或新发息肉。 饮食方面,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以改善肠道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定期进行肠道健康检查,有助于预防肠息肉的发生和复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