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萎缩性胃炎会引起下腹痛吗?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萎缩性胃炎会引起下腹痛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萎缩性胃炎可能会引起下腹痛,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该症状。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的慢性炎症,通常表现为上腹不适,少数情况下疼痛可能放射至下腹。该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萎缩性胃炎患者出现下腹痛时,可能与胃酸分泌异常或胃黏膜炎症刺激神经有关。胃部疼痛常位于剑突下或上腹部,但部分患者因内脏神经牵涉痛或胃肠功能紊乱,可能感到下腹隐痛或胀痛。伴随症状多与胃动力障碍相关,如餐后饱胀、嗳气等,少数合并肠易激综合征者可能出现下腹绞痛。

若下腹痛持续存在或加重,需警惕其他疾病可能。萎缩性胃炎患者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炎症可能蔓延至十二指肠,导致脐周或右下腹痛。长期胃酸减少还可能引发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产生腹胀、下腹隐痛等不适。极少数情况下,萎缩性胃炎合并胃息肉或肠上皮化生时,疼痛范围可能更广泛。

确诊萎缩性胃炎需结合胃镜与病理检查,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食并保持情绪稳定。若出现下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完善肠镜等检查排除肠道疾病。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清除幽门螺杆菌、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等措施,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胃黏膜保护剂缓解症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五个月宝宝大便泡沫是怎么回事

五个月宝宝大便泡沫可能由乳糖不耐受、喂养不当、肠道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乳糖酶、抗感染治疗、回避过敏原等方式改善。

1、乳糖不耐受

母乳或配方奶中乳糖未被充分分解,导致肠道产气增多。建议家长选择低乳糖奶粉或添加乳糖酶,可遵医嘱使用乳糖酶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

2、喂养不当

哺乳间隔过短或奶瓶喂养时吸入过多空气。家长需规律喂养时间,喂奶后竖抱拍嗝,哺乳妈妈避免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花椰菜等。

3、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等病原体侵袭肠黏膜,可能伴随发热、呕吐。需化验大便常规,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消旋卡多曲颗粒等,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4、过敏反应

牛奶蛋白或辅食过敏导致肠黏膜损伤,可能伴有湿疹。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过敏食物,可遵医嘱使用深度水解奶粉及氯雷他定糖浆、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

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尿量,若泡沫便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拒奶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