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扭伤脚可以挂骨科或急诊科,可能与韧带损伤、骨折、关节脱位、肌腱炎、滑膜炎等因素有关。
1、骨科
骨科主要处理骨骼、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脚部扭伤后若出现局部肿胀、淤血、活动受限,可能存在韧带撕裂或关节错位,需通过X光或核磁共振明确损伤程度。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支具固定,或开具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韧带断裂可能需关节镜手术修复。
2、急诊科
突发严重扭伤伴剧烈疼痛、无法站立时,应优先选择急诊科。急诊医生会快速评估是否存在开放性骨折或血管神经损伤,通过手法复位或石膏固定处理急性损伤。若出现皮肤破损可能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配合洛索洛芬钠片、跌打镇痛膏等药物控制炎症。夜间或节假日就诊可直接前往急诊。
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冰敷患处,抬高患肢减少肿胀。48小时内避免热敷或揉搓,可临时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恢复期减少跑跳运动,选择游泳等低冲击锻炼帮助康复。若3天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皮肤发紫发热,须及时复查排除感染或血栓风险。
44岁骨质疏松患者可遵医嘱选择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片、乳酸钙片、枸橼酸钙片或维D钙咀嚼片等钙补充剂。骨质疏松可能与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长期钙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需结合饮食调整与药物干预综合治疗。
一、碳酸钙D3片
碳酸钙D3片含碳酸钙与维生素D3,适合胃酸分泌正常的人群。维生素D3有助于促进钙吸收,改善骨密度下降。长期使用需监测血钙水平,避免高钙血症。常见适应证包括骨质疏松、钙缺乏症等。
二、葡萄糖酸钙片
葡萄糖酸钙片溶解度高,对胃肠刺激较小,适合胃酸分泌不足或消化不良者。可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症状,但需避免与草酸盐食物同服影响吸收。需注意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三、乳酸钙片
乳酸钙片吸收率较高,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其代谢产物乳酸可调节肠道微环境,但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引起腹胀。通常用于轻度骨质疏松的辅助治疗。
四、枸橼酸钙片
枸橼酸钙片适用于胃酸缺乏或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者,酸性环境下仍可有效溶解。能减少肾结石风险,但需分次服用以提高吸收率。常见于合并泌尿系统疾病的骨质疏松患者。
五、维D钙咀嚼片
维D钙咀嚼片含钙与维生素D复合成分,口感适宜且便于吞咽困难者服用。维生素D可增强肠道钙磷吸收,但需避免与含铁药物同服。多用于中老年骨质疏松的长期管理。
骨质疏松患者除补充钙剂外,每日应摄入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食用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建议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吸烟饮酒。定期监测骨密度,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外出时注意防跌倒,居家环境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