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肛门坠胀感可能由粪便嵌塞、痔疮、直肠脱垂、肛周脓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法复位、手术引流等方式缓解。
1、粪便嵌塞长期便秘导致干硬粪便滞留直肠,刺激肛门产生便意但无法排出。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开塞露、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软化粪便。
2、痔疮痔核充血肿胀可能产生肛门异物感,多与久坐、用力排便有关。表现为排便出血或痔核脱出,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栓、地奥司明片。
3、直肠脱垂直肠黏膜层或全层向下移位突出肛门外,常见于老年人和产后女性。轻度脱垂可通过提肛运动改善,严重者需行直肠悬吊固定术。
4、肛周脓肿肛腺感染形成脓腔压迫直肠,伴随红肿热痛症状。需手术切开引流,配合头孢克肟、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日常避免久坐久蹲,排便时不过度用力,出现持续肛门坠胀或出血建议肛肠科就诊。
婴儿绿色水样大便可能由母乳喂养不足、腹部受凉、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保暖、更换奶粉、抗感染治疗等方式改善。
1、母乳喂养不足母乳不足导致婴儿摄入前奶过多,脂肪消化不全形成绿色便。建议增加单侧哺乳时间,确保婴儿吃到富含脂肪的后奶,必要时补充配方奶粉。
2、腹部受凉冷刺激加速肠蠕动使胆绿素未充分还原,表现为绿色稀便。家长需用温热手掌按摩婴儿腹部,穿戴肚围,避免空调直吹。
3、乳糖不耐受肠道乳糖酶缺乏导致糖类发酵产气,伴随泡沫样绿便。可尝试无乳糖配方奶粉,或遵医嘱使用乳糖酶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等药物。
4、肠道感染轮状病毒等感染引发肠炎时,常伴有发热、呕吐症状。需化验大便常规,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家长应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哺乳期母亲避免进食生冷食物,奶粉喂养者注意器具消毒,若持续腹泻超过24小时或出现脱水征象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