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胃肠堵塞可能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粪石梗阻、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停止等症状,可通过胃肠减压、灌肠、药物溶解、支架置入、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1、肠粘连
肠粘连可能与腹腔感染、腹部手术、腹部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腹部膨隆等症状。轻度粘连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缓解,严重粘连需行肠粘连松解术。常用药物包括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开塞露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肠扭转
肠扭转可能与肠道解剖异常、剧烈运动、暴饮暴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呕吐胆汁、腹部不对称膨隆等症状。早期可通过肠镜复位,发生肠坏死时需紧急手术切除。治疗药物包括消旋山莨菪碱片、甲氧氯普胺片、蒙脱石散等,需配合静脉补液治疗。
3、肠套叠
肠套叠可能与肠道息肉、梅克尔憩室、肠道淋巴增生等因素有关,儿童多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腹部包块等症状。发病48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晚期需手术处理。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栓、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等。
4、粪石梗阻
粪石梗阻可能与长期便秘、高纤维饮食不足、肠道蠕动功能减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左下腹坠胀、排便困难、肛门停止排气等症状。可通过温肥皂水灌肠缓解,顽固性粪石需内镜下取出。治疗药物包括甘油灌肠剂、比沙可啶肠溶片、小麦纤维素颗粒等。
5、肿瘤压迫
肿瘤压迫可能与结肠癌、直肠癌、腹腔转移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渐进性腹胀、消瘦贫血、黏液血便等症状。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早期可行根治性手术,晚期采用支架置入缓解梗阻。常用药物包括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麻仁软胶囊、酪酸梭菌活菌散等。
出现胃肠堵塞症状时应立即禁食,采取半卧位减轻腹胀,避免自行服用泻药。日常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适量进食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术后患者应循序渐进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避免进食糯米、柿子等易致肠梗阻的食物。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有腹部手术史或肿瘤家族史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