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泄殖腔外翻的原因有哪些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泄殖腔外翻的原因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泄殖腔外翻是最少见、最严重的先天性异常,又称膀胱肠裂。主要诱发原因是大的泄殖腔膜,在分隔泄殖腔为前侧尿生殖窦及后侧直肠窦前破裂所致。一般情况之下,患儿出生后可发现膀胱、肠管外翻、脐膨出,自直肠、尿道或者阴道排出尿液、粪便及气体。外翻组织中,中间是肠黏膜,两侧是膀胱黏膜。男性可合并阴茎缺如、阴囊缺如、双阴茎、阴囊分裂;女性可有阴蒂缺如、阴蒂分裂。此外,尚可合并骨盆畸形、骨骼异常、脊髓膜膨出、双腔静脉等。先到医院就诊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病情等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输尿管癌与前列腺癌

输尿管癌与前列腺癌是两种发生在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前者起源于输尿管上皮细胞,后者发生在前列腺腺体。两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上存在明显差异。

1、发病部位差异

输尿管癌属于上尿路肿瘤,多发生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至膀胱入口区段。前列腺癌则局限在前列腺腺体组织内,晚期可能侵犯精囊或膀胱颈部。输尿管癌易沿尿流方向种植转移,前列腺癌更倾向通过淋巴和血行转移。

2、危险因素对比

长期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巴尔干肾病是输尿管癌特有诱因。前列腺癌与雄激素水平、遗传基因突变关系密切。两者共同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高龄等,但前列腺癌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

3、症状表现区别

输尿管癌典型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伴条索状血块,可能出现肾绞痛。前列腺癌早期常无症状,进展后可出现排尿困难、骨痛等。两者均可引起尿路梗阻症状,但发生机制不同。

4、诊断方法侧重

输尿管癌诊断依赖尿细胞学、逆行尿路造影及输尿管镜检查。前列腺癌主要通过直肠指检、PSA检测和穿刺活检确诊。影像学检查中,CT尿路成像对输尿管癌更有价值,MRI多参数扫描对前列腺癌分期更精准。

5、治疗策略差异

输尿管癌首选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晚期采用含铂化疗方案。前列腺癌根据分期选择主动监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是转移性病变基础方案。两者靶向治疗药物研发方向各异。

定期泌尿系统体检对早期发现两种癌症至关重要。5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有血尿症状者需及时完成尿路影像学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红肉摄入,避免接触化学致癌物,有助于降低泌尿系统肿瘤发生风险。确诊患者应遵医嘱完成规范化治疗,并定期随访监测复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