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小孩夜间发热可能由环境过热、水分摄入不足、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节室温、补充水分、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1. 环境过热:卧室温度过高或穿着过厚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建议家长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选择透气棉质睡衣,睡前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散热。
2. 水分不足:日间饮水不足导致夜间脱水热。家长需确保孩子白天摄入足够水分,发热期间可少量多次喂服补液盐溶液,避免高糖饮料。
3. 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等感染易引发夜间体温升高,多伴有鼻塞、咳嗽。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
4. 尿路感染:婴幼儿尿路感染常见夜间发热,可能伴随排尿哭闹。需完善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
持续3天以上夜间发热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排查肺炎、川崎病等严重疾病,发热期间注意记录体温变化曲线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