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白血病的血常规表现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白血病的血常规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欣佚
朱欣佚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和监测白血病的重要手段,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数量异常、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降低以及形态异常的幼稚细胞出现。发现异常需要尽快就医,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并早期干预。
1、白细胞数量异常:
白血病最显著的特点是白细胞数量的显著增多或减少。部分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数量极高,这是由于异常增殖的白血病细胞大量进入血液而引起。这些细胞往往是未成熟的幼稚细胞,无法有效执行正常免疫功能。相反,有些病人可能出现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的情况,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反复感染。
2、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降低:
白血病患者常伴有贫血的表现,多是因为骨髓被异常增殖的白血病细胞占据,而导致红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这种情况在血常规中表现为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患者可能会感到极度疲劳、面色苍白、头晕等不适症状。
3、血小板数量降低:
血小板的生成同样会受到骨髓异常白血病细胞的干扰,造成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在血常规中这一点非常明显,通常表现为血小板计数低下。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瘀青、牙龈或鼻出血,严重时可能有内出血风险。
4、幼稚细胞异常出现:
在健康人的血液中,成熟的细胞占据主要位置,而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中不仅可以看到大量异常的幼稚细胞如原始粒细胞或原始淋巴细胞,甚至可能完全没有成熟细胞。这是该病诊断的重要血液学特征之一。
建议:
当血常规检查中发现以上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医,通过骨髓穿刺、流式细胞术等进一步明确白血病的类型和分期。早期诊断并接受个性化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日常生活中,注意定期体检和健康状况的变化,尤其出现反复感染、出血或不明原因的疲劳时,需高度警惕。如确诊为白血病,家属和患者也应了解疾病相关的治疗计划及心理支持方式,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一个月宝宝血常规正常可能是肺炎吗

一个月宝宝血常规正常仍可能是肺炎。血常规正常并不完全排除肺炎的可能性,肺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新生儿和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感染表现可能不典型,血常规指标也可能无明显异常。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如呼吸急促、咳嗽、发热等,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1、症状观察:宝宝肺炎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发热等表现。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睡眠情况。呼吸急促表现为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60次,咳嗽可能为干咳或伴有痰音,发热可能为低热或高热。 2、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或CT检查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手段。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肺部炎症的部位和程度,帮助医生明确诊断。新生儿和婴儿的肺部发育尚未完全,影像学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需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 3、病原体检测:通过痰液、血液或鼻咽拭子等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可明确肺炎的病因。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检测结果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4、临床评估:医生会综合宝宝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临床评估。病史包括出生史、喂养史、接触史等,体格检查包括听诊肺部呼吸音、观察皮肤颜色等。临床评估有助于判断肺炎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 5、治疗措施:肺炎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支持治疗包括氧疗、补液等,对症治疗包括退热、止咳等。新生儿和婴儿的用药需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家长需注意宝宝的日常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染源,合理喂养,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如宝宝出现疑似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肺炎的治疗需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家长需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定期复查,确保宝宝早日康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