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疗对身体损伤较大,但可通过调整剂量、辅助治疗等方式减轻副作用。化疗的损伤程度因药物种类、个体差异及治疗方案而异。
1、骨髓抑制:化疗药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伴随症状包括乏力、感染风险增加和出血倾向。治疗可通过升白针、输血等医疗干预缓解。
2、消化道反应:化疗常引发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这与药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有关。治疗可选用止吐药如昂丹司琼片8mg/次、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液10ml/次等。
3、脱发:化疗药物对毛囊细胞有毒性作用,可能导致脱发。这种损伤通常是可逆的,治疗结束后头发会逐渐恢复。护理时可选用温和洗发产品,避免高温吹风。
4、肝肾功能损伤: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对肝脏和肾脏造成负担,导致转氨酶升高或肌酐水平异常。治疗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必要时使用保肝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140mg/次或调整药物剂量。
5、神经毒性:某些化疗药物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或肌肉无力。治疗可选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500μg/次或调整化疗方案。
化疗期间,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绿叶蔬菜等。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提高身体耐受性。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