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室预激是病吗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室预激是病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室预激是一种心脏电传导异常现象,可能属于疾病状态,也可能仅为生理性变异。

心室预激主要表现为心脏电信号通过异常旁路提前激动心室,心电图可见PR间期缩短和δ波。多数情况下,若未引发心动过速或其他症状,可视为良性表现,无须特殊治疗。这类人群可能终身无症状,仅需定期随访观察,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或刺激性饮品。

少数情况下,心室预激会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此时属于病理状态。异常传导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出现心悸、晕厥甚至猝死。若发作时心率超过200次/分或伴有血压下降,需紧急医疗干预。部分患者需接受射频消融术根治异常通路。

建议存在心室预激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心脏电生理检查评估风险。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无症状者每1-2年复查一次,合并心律失常者需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片、胺碘酮片等。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心跳正常值多少

宝宝的心跳正常值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新生儿的心跳较快,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趋于稳定。正常范围如下:新生儿0-1个月为每分钟100-160次,婴儿1-12个月为每分钟90-150次,幼儿1-3岁为每分钟80-130次,学龄前儿童3-6岁为每分钟70-120次。心跳过快或过慢可能提示潜在健康问题,需及时就医。 1、新生儿期:新生儿的心跳通常在每分钟100-160次之间。由于新生儿的心脏和循环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心跳较快是正常现象。若心跳持续高于160次或低于100次,可能提示心脏疾病或感染,需及时就医。 2、婴儿期:婴儿的心跳范围为每分钟90-150次。此阶段宝宝的活动量增加,心跳会因哭闹、进食或兴奋而短暂加快。若安静状态下心跳持续异常,可能与发热、脱水或心脏问题有关,需密切观察。 3、幼儿期:幼儿的心跳正常值为每分钟80-130次。此阶段宝宝的心脏功能逐渐成熟,心跳趋于稳定。若心跳持续过快或过慢,可能与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心脏疾病有关,需进行相关检查。 4、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的心跳范围为每分钟70-120次。此阶段宝宝的心脏功能接近成人水平,心跳更加稳定。若心跳异常,可能与运动过度、情绪波动或潜在疾病有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5、异常情况:宝宝心跳异常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心跳过快可能由发热、脱水、贫血或心脏疾病引起;心跳过慢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传导阻滞或药物副作用有关。若发现宝宝心跳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血常规等相关检查。 宝宝的心跳监测是评估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家长应定期观察宝宝的心跳,尤其是在宝宝哭闹、发热或生病时。若发现心跳异常,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宝宝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绿叶蔬菜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宝宝体质,促进心脏健康发育。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