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恶性心包间皮瘤应该如何治疗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恶性心包间皮瘤应该如何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云霞
陈云霞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包间皮瘤是一种发病率很低的原发性心包恶性肿瘤。各年龄均可能患本病,但多见于30~50岁,男女发病数之比为2∶1。恶性心包间皮瘤的治疗:该病手术风险高,术后还需要做化疗,进一步的抗肿瘤治疗,预后较差。治疗一旦高度怀疑此病,应早期手术探查,根据病变特点选择手术方式。局限型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后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性治疗;弥漫型完全包裹心脏不适手术者,可行开窗引流后心包腔内灌注化疗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尽量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乳腺癌肺转移CT特征

乳腺癌肺转移的CT特征通常表现为多发结节、实性肿块、磨玻璃影、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这些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1、多发结节:乳腺癌肺转移在CT上常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结节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这些结节通常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可能与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肺部有关。对于多发结节的治疗,需结合原发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如化疗、靶向治疗等。 2、实性肿块:部分乳腺癌肺转移在CT上表现为实性肿块,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可呈分叶状或毛刺状。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能伴有坏死或钙化。实性肿块的治疗需根据肿块的大小和位置,考虑手术切除或放疗。 3、磨玻璃影:乳腺癌肺转移在CT上还可表现为磨玻璃影,即肺部局部密度增高,呈云雾状。磨玻璃影可能与肿瘤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或间质水肿有关。对于磨玻璃影的治疗,需结合患者的全身状况,选择化疗或免疫治疗。 4、淋巴结肿大:乳腺癌肺转移常伴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超过1cm,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淋巴结肿大可能与肿瘤细胞通过淋巴道转移至肺部有关。对于淋巴结肿大的治疗,需结合原发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如化疗、放疗等。 5、胸腔积液:部分乳腺癌肺转移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CT表现为胸腔内液性密度影,积液量可多可少。胸腔积液可能与肿瘤细胞侵犯胸膜或淋巴回流受阻有关。对于胸腔积液的治疗,需进行胸腔穿刺引流,并结合原发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肺转移的CT特征多样,临床医生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定期进行CT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