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流感病毒感染可以使用干扰素,但需严格遵医嘱。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主要适用于高危人群或重症病例,临床常用药物还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
干扰素能激活免疫系统抑制病毒复制,α-干扰素常用于呼吸道病毒感染,需通过雾化或注射给药,可能引起发热、乏力等不良反应。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流感一线用药,奥司他韦适用于成人和儿童,扎那米韦需吸入给药,帕拉米韦静脉注射用于重症患者。
干扰素多用于免疫缺陷者、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普通流感患者通常无须使用,孕妇及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
重症病例可能采用干扰素联合奥司他韦治疗,需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避免与免疫抑制剂同时使用。
流感期间建议多饮水并保持休息,出现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所有抗病毒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乙肝病人做肝穿刺活检主要用于评估肝脏炎症程度、纤维化分期、指导治疗决策及排除其他肝病,具体适应症包括肝酶持续异常、病毒载量高但肝功正常、疑似肝硬化或肝癌等。
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程度,区分轻度肝炎与中重度活动性病变,帮助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准确判断肝纤维化分期,识别早期肝硬化,为是否启动抗纤维化治疗提供依据,避免仅凭影像学检查漏诊。
对符合抗病毒指征但犹豫治疗的患者,活检结果可明确肝脏实际损伤,促使及时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一线药物。
排除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合并症,尤其适用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病毒复制低下者的病因排查。
肝穿刺后需卧床观察6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出现腹痛或出血应及时就医,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并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