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肚脐出血是怎么了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肚脐出血是怎么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燕
王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肚脐出血可能由脐部感染、脐肉芽肿、护理不当或凝血功能异常引起,应尽快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下从可能的原因及处理办法展开分析。
1、脐部感染
新生儿的肚脐是细菌进入身体的潜在通道,若卫生条件不佳或者护理不当,就可能引发脐部感染。感染典型表现为肚脐周围红肿、流脓,有时伴有腥臭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定时使用消毒药液如碘伏清洁患处,同时保持脐部干燥。如果感染严重,应立即就医,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2、脐肉芽肿
脐肉芽肿是指脐带脱落后,局部形成增生的肉芽组织,可能导致少量渗血。这种情况通常并不危险,但需要定期处理。常见治疗方法包括:
涂抹硝酸银,对肉芽组织进行局部烧灼使其萎缩。
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后保持干燥,有助于促进自然愈合。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小范围的激光或手术切除。
3、护理不当
脐带完全脱落前过早地清洗或摩擦肚脐,会刺激局部导致轻微出血。正确的护理方法包括:
每天用75%的酒精或医用碘伏擦拭,完全脱落后坚持护理1周。
避免让尿液或水分浸湿脐部,发现湿润需及时晾干或吸干。
在清理时动作轻柔,避免大力擦拭。
4、凝血功能异常
新生儿若有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如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血友病等,可能出现难以止住的出血问题。这类情况通常伴有身上其他部位的淤青或出血点。家长应立即就医,通过血液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K或进行止血治疗。
家长发现新生儿肚脐出血后一定不要忽视,需仔细辨别症状是否合并感染、反复出血或伴有其他异常状况。如果不确定原因,应尽早咨询儿科确保宝宝健康平安地成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胀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新生儿胀气可能由喂养方式不当、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感染等因素引起。 1、喂养方式:新生儿吞咽空气是胀气的常见原因。喂奶时奶瓶角度不当、奶嘴孔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空气进入消化道。建议喂奶时保持奶瓶倾斜45度,奶嘴孔大小适中,喂奶后轻拍背部帮助排气。 2、消化系统:新生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胃肠蠕动较慢,容易积气。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发育,减少胀气发生。适度按摩腹部,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压,可促进肠道蠕动。 3、乳糖不耐受:部分新生儿体内乳糖酶分泌不足,无法完全分解乳糖,导致胀气。可尝试使用低乳糖配方奶粉,或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行乳糖酶补充。观察婴儿排便情况,如出现泡沫状便便,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的表现。 4、肠道菌群: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平衡,容易发生菌群失调,导致胀气。母乳中含有益生菌,有助于建立健康肠道菌群。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 5、感染因素:肠道感染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胀气。注意观察婴儿是否有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预防新生儿胀气,应注意科学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每次喂奶后帮助婴儿打嗝排气。保持婴儿腹部温暖,避免受凉。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选择合适材质的奶瓶和奶嘴,减少空气吞咽。母乳喂养有助于减少胀气发生。如胀气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