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结肠炎大便不成形果冻状有粘液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结肠炎大便不成形果冻状有粘液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结肠炎大便不成形果冻状有粘液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口服药物、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结肠炎通常由感染、免疫异常、肠道菌群失调、饮食刺激、遗传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1、调整饮食

减少高脂、辛辣及生冷食物摄入,选择低渣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适量增加水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香蕉,帮助稳定肠道功能。避免牛奶等可能诱发乳糖不耐受的食物,分次少量进食减轻肠道负担。

2、补充益生菌

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调节肠道微生态。益生菌能竞争性抑制致病菌定植,改善肠道屏障功能。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高温水送服以免失活。

3、口服药物

美沙拉秦肠溶片可抑制肠道炎症反应,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适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改善腹泻症状。需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4、中药调理

肠胃康颗粒含黄连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补脾益肠丸可健脾止泻。中药需辨证使用,湿热型宜选葛根芩连片,脾虚型适用参苓白术散。服药期间忌食油腻辛辣。

5、手术治疗

出现肠穿孔、大出血或癌变时需行肠段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术后需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术后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复发。

建议每日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避免久坐不动影响肠道蠕动。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消化,水温40℃左右的热水袋热敷缓解痉挛痛。急性发作期选择低纤维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至每日25克。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避免精神紧张加重症状。若出现发热、便血或体重持续下降需及时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肠胀气最快的解决方法

新生儿肠胀气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按摩腹部、热敷、改变体位、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新生儿肠胀气通常由吞咽空气、消化系统不成熟、乳糖不耐受、喂养不当、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喂养时注意奶瓶角度,避免婴儿吸入过多空气。母乳喂养时确保婴儿正确含乳,减少空气吞咽。喂奶后轻拍婴儿背部帮助打嗝,排出胃内气体。 2、按摩腹部:用手掌顺时针轻轻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道蠕动和气体排出。按摩时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可在婴儿平躺时进行,每次按摩5-10分钟。 3、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婴儿腹部,温度控制在40℃左右。热敷有助于放松肠道肌肉,缓解胀气不适。注意避免温度过高,防止烫伤。 4、改变体位:让婴儿趴在家长胸前或采用飞机抱姿势,利用重力帮助气体排出。趴卧时注意婴儿呼吸通畅,避免压迫口鼻。每次趴卧时间不宜过长,约10-15分钟。 5、使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西甲硅油滴剂每次0.3ml,每日3次或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每次0.5g,每日2次缓解胀气。药物治疗需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新生儿肠胀气期间,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和排便情况。适当增加婴儿活动量,如轻轻活动双腿模拟蹬自行车动作,促进肠道蠕动。饮食上母乳喂养的母亲可减少摄入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尝试更换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若胀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腹泻等,需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