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腹膜后间隙出血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腹膜后间隙出血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腹膜后间隙出血可能由外伤、血管病变、肿瘤、凝血功能障碍、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输血治疗、对症处理、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
1、外伤:腹部或腰部受到外力撞击、挤压等可能导致腹膜后间隙出血。轻微出血可通过卧床休息、冷敷等方式缓解,严重出血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手术止血。
2、血管病变:动脉瘤、动脉夹层等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血管介入手术或开放手术修复血管,同时使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缓释片30mg每日一次,控制血压。
3、肿瘤:腹膜后肿瘤如淋巴瘤、肉瘤等可能压迫或侵犯血管导致出血。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术后可辅以化疗或放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750mg/m²静脉注射。
4、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可能导致自发性出血。治疗需补充凝血因子或输注血小板,同时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1g静脉注射。
5、医源性损伤:手术、穿刺等医疗操作可能误伤血管导致出血。轻微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严重出血需再次手术修复,术后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每日一次预防感染。
腹膜后间隙出血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促进血管修复。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开放性颅脑损伤严重吗

开放性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或长期功能障碍。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损伤部位、范围和是否伴随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包括紧急处理、手术修复和长期康复。 1、出血风险:开放性颅脑损伤常伴随颅内或颅外出血,可能导致脑组织受压或功能障碍。紧急处理包括止血、输血和监测生命体征。手术治疗如开颅减压术可用于清除血肿和修复损伤组织。 2、感染风险:开放性伤口易受细菌感染,可能引发脑膜炎或脑脓肿。预防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同时彻底清创和缝合伤口。 3、神经损伤:损伤可能直接破坏脑组织或神经纤维,导致运动、感觉或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认知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 4、颅内压增高:损伤后可能出现脑水肿或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危及生命。治疗包括使用甘露醇250ml静脉注射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进行开颅减压术。 5、长期后遗症: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癫痫、偏瘫或认知障碍等后遗症。长期管理需定期复查、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改善生活质量。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护理需注重饮食调理、适度运动和伤口护理。饮食应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如鸡蛋、鱼肉和新鲜蔬菜,以促进组织修复。运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剧烈活动。伤口护理需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预防感染。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