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宝宝慢性腹泻的症状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宝宝慢性腹泻的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小宝宝慢性腹泻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改变,持续时间超过2周,可能伴有腹痛、食欲下降、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慢性腹泻可能与感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炎症性肠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

1、排便异常

小宝宝慢性腹泻最明显的症状是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可达5-10次甚至更多。粪便性状多为稀水样、蛋花汤样或带有黏液,部分可能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粪便颜色可能呈现黄绿色或淡黄色,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血丝。这种排便异常通常持续2周以上,与急性腹泻的短期发作有明显区别。

2、消化不适

慢性腹泻的宝宝常出现腹部不适症状,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腹胀等。部分宝宝在排便前会哭闹不安,排便后症状暂时减轻。由于长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宝宝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明显下降等表现,严重时甚至拒绝进食。

3、营养缺乏

长期腹泻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或停滞,身高发育迟缓。宝宝可能出现面色苍白、皮肤弹性差、肌肉松弛等营养不良体征。部分患儿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状,如口角炎、舌炎等。严重者可出现水肿、贫血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表现。

4、全身症状

部分慢性腹泻患儿伴有低热、精神萎靡、活动减少等全身症状。长期腹泻可能导致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哭时泪少、口唇干燥、前囟凹陷等。免疫功能低下的宝宝更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并发症。

5、特殊表现

某些特定病因引起的慢性腹泻有特征性表现。乳糖不耐受患儿在摄入含乳糖食物后腹泻加重;食物过敏可能伴有皮疹、喘息等过敏反应;感染性腹泻可能伴有发热、血便;炎症性肠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滞、肛周病变等。

家长应注意记录宝宝的排便次数、性状、伴随症状及饮食情况,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调整饮食结构,少量多餐,必要时使用特殊配方奶粉。保证充足水分摄入,观察脱水征象。如出现持续发热、血便、严重脱水或精神差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鼻中隔偏曲会引起偏头疼吗

鼻中隔偏曲可能引起偏头疼,通常表现为单侧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鼻中隔偏曲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鼻中隔偏曲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头痛、流鼻血等症状。 1、鼻塞: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引起鼻塞。长期鼻塞会影响呼吸,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头痛。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湿润,或使用鼻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日1-2次,缓解鼻塞症状。 2、头痛: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鼻腔结构异常,压迫周围神经,引发偏头疼。头痛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搏动性疼痛。可尝试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每次200-400毫克,每4-6小时一次,或对乙酰氨基酚,每次500毫克,每4-6小时一次,缓解头痛。 3、嗅觉减退:鼻中隔偏曲可能影响嗅觉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嗅觉减退。嗅觉减退可能与鼻腔通气不畅或炎症有关。建议定期进行鼻腔检查,必要时使用鼻用激素喷雾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日1次,改善嗅觉功能。 4、流鼻血: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干燥,易发生鼻出血。流鼻血通常表现为鼻腔前部的少量出血。建议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每日2-3次,或涂抹凡士林,减少鼻出血的发生。 5、手术干预:对于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效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鼻中隔矫正术和鼻中隔成形术。鼻中隔矫正术通过切除偏曲的软骨和骨组织,恢复鼻腔正常结构;鼻中隔成形术通过重塑鼻中隔,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鼻中隔偏曲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粉尘。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增强血管弹性,减少鼻出血的发生。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头痛症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