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 针灸科

针灸后肿了个大疙瘩是什么原因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针灸后肿了个大疙瘩是什么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欣佚
朱欣佚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
首先,一般会考虑有没有皮下瘀血。针灸医生在针刺的时候会尽量避开大的血管,但是皮下还会有很多小的毛细血管,在针刺穴位的时候,不一定能都避开小血管。所以,在针刺的时候会引起皮下出血,导致皮下瘀血,形成小包、小疙瘩。对于出现皮下瘀血情况的患者,24小时之内可以用凉水冷敷,24小时以后再热敷。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出现伤口的时候不容易愈合。如果针眼比较大,有皮下瘀血,出现小疙瘩,要注意感染。还有的患者因为常年服用抗凝的药物或者是活血化瘀的药物,也容易出血,或者有一些患者血管有出凝血功能障碍,也容易出血,导致皮下瘀包,这些都需要注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中医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理等。静脉曲张可能与久站久坐、气血瘀滞、寒湿凝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青筋凸起、肿胀疼痛、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

1、中药内服

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静脉曲张的常用方法,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来改善症状。常用方剂包括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等,这些方剂由黄芪、当归、桃仁、红花等中药组成,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下肢淤血。中药内服需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辨证施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

2、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通过局部用药直接作用于患处,可缓解静脉曲张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常用外敷药物包括金黄散、活血止痛膏等,这些药物含有大黄、冰片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外敷时需注意皮肤是否过敏,出现红肿瘙痒应立即停用。外敷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配合内服药物效果更佳。

3、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经络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改善静脉回流。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承山等,这些穴位有助于疏通经络、缓解下肢淤血。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根据病情选择补泻手法。针灸疗程通常需要多次进行,患者应坚持治疗以获得最佳效果。

4、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刺激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静脉曲张症状。常用手法包括揉法、捏法、推法等,从远端向近端按摩有助于血液回流。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损伤血管。推拿按摩可作为日常保健方法,但急性期静脉炎患者不宜进行。

5、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通过改善体质辅助治疗静脉曲张。建议多食用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木耳、黑豆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饮食调理需长期坚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共同改善静脉功能。

中医治疗静脉曲张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治疗期间应避免久站久坐,适当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穿着医用弹力袜可提供外部支持,减轻症状。日常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增强下肢肌肉泵作用。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溃疡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