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什么是变应性鼻炎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变应性鼻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过敏原引发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变应性鼻炎通常由遗传易感性、环境过敏原暴露、免疫调节异常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避免过敏原接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易感性

变应性鼻炎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父母一方患病时子女发病概率明显增加。这类患者体内IgE抗体生成能力较强,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易引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过敏原筛查,提前采取防护措施。

2、环境过敏原

尘螨、宠物皮屑、霉菌孢子及花粉是常见诱发因素,其中蒿草花粉在北方地区夏秋季高发。过敏原颗粒附着于鼻黏膜后,会刺激Th2细胞分泌IL-4、IL-5等细胞因子,引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患者需保持室内湿度低于50%,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并使用防螨罩。

3、免疫调节失衡

Th1/Th2细胞比例失调是核心发病机制,调节性T细胞功能缺陷导致免疫耐受降低。此类患者常合并过敏性结膜炎或哮喘,鼻黏膜活检可见大量嗜碱性粒细胞浸润。临床可选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调节免疫应答。

4、上皮屏障损伤

长期炎症刺激可破坏鼻黏膜紧密连接蛋白结构,使过敏原更易穿透上皮层。患者表现为持续性鼻塞伴嗅觉减退,鼻内镜检查可见黏膜苍白水肿。建议联合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冲洗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修复屏障功能。

5、神经反射亢进

感觉神经末梢敏感性增高导致喷嚏反射阈值降低,冷空气、异味等非特异性刺激即可诱发症状。这类患者常伴鼻后滴漏感,可选用氮卓斯汀鼻喷雾剂阻断H1受体,严重者需行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

变应性鼻炎患者应建立个人过敏日历记录症状变化,在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并佩戴防花粉口罩。居家环境需定期除螨除尘,避免使用地毯和毛绒玩具。饮食上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夜间憋醒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进行鼻窦CT和过敏原检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鼓膜穿刺抽液后遗症

鼓膜穿刺抽液后遗症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缓解,通常由感染、操作不当、术后护理不佳等原因引起。 1、感染预防:鼓膜穿刺后感染是常见后遗症,可能与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建议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3次,每次2滴,连续使用7天。同时避免接触污水,保持耳部干燥清洁。 2、听力恢复: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听力下降,可能与中耳积液未完全清除或鼓膜愈合不良有关。可通过听力训练和避免噪音刺激促进恢复,如每天进行15分钟的听力练习,使用音量适中的背景音乐。 3、疼痛管理:术后耳痛是常见症状,可能与手术创伤或炎症反应有关。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片,每次300毫克,每日2次,连续服用3天。同时避免用力擤鼻,减少耳部压力变化。 4、鼓膜愈合:鼓膜穿孔未及时愈合可能导致持续性耳漏或听力障碍。可使用促进组织修复的药物,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每日2次,涂抹于耳道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鼓膜再次受损。 5、复发预防:中耳炎复发是术后常见问题,可能与免疫力低下或感染未彻底清除有关。建议增强免疫力,如每日补充维生素C 500毫克,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30分钟。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迹象。 鼓膜穿刺抽液后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度运动如瑜伽或太极拳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术后恢复。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棉签深入耳道,定期复查听力,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