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老年性阴道炎发作时可能出现疼痛症状,通常与雌激素水平下降、局部抵抗力减弱等因素相关。老年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热感、阴道分泌物增多及性交痛,严重时可伴随尿频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1、雌激素缺乏
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阴道黏膜变薄萎缩,糖原含量减少使乳酸杆菌数量下降,阴道pH值升高易引发炎症。可遵医嘱使用雌三醇乳膏局部补充雌激素,或口服结合雌激素片改善黏膜状态。伴随阴道干涩疼痛时,可配合使用透明质酸阴道凝胶。
2、病原体感染
阴道微环境失衡后易受细菌、念珠菌等病原体侵袭。细菌性阴道病可能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外阴念珠菌感染可选用克霉唑阴道片。需注意老年患者常合并混合感染,可能出现黄色分泌物伴明显灼痛,需通过白带常规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
3、局部刺激因素
使用碱性洗液过度清洁、化纤内裤摩擦、尿失禁长期刺激等均可诱发炎症。建议改用弱酸性护理液清洗外阴,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及时更换。合并尿失禁者需使用吸湿护垫,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污染。
4、慢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糖原含量增高,易继发念珠菌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坏菌群平衡。需监测空腹血糖值,必要时调整降糖方案。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阴道疼痛,需加强免疫功能评估。
5、肿瘤治疗并发症
盆腔放疗后可能出现放射性阴道炎,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伴血性分泌物。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会加剧雌激素缺乏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阴道扩张器预防粘连,疼痛明显时采用利多卡因胶浆局部缓解。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刺激。穿宽松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清洗时选择无皂基弱酸性产品。适当增加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摄入,规律进行盆底肌锻炼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