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手足口病疫苗建议在6月龄至5岁期间接种,最佳接种时间为6-12月龄。接种效果受年龄、免疫状态、疫苗类型、流行季节等因素影响。
1、年龄因素6月龄后婴儿母传抗体减弱,此时接种可产生有效免疫应答,5岁以上儿童多数已自然感染获得抗体。
2、免疫状态免疫功能正常儿童接种后抗体阳转率超过90%,免疫缺陷患儿需评估后个体化接种。
3、疫苗类型EV71灭活疫苗需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CA16疫苗尚在研发阶段,现有疫苗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
4、流行季节建议在流行季前2个月完成接种,我国南方地区以春夏季为主,北方夏秋季高发。
接种后仍需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出现高热或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个月宝宝肚子咕噜噜响可能由饥饿、吞咽空气、乳糖不耐受、胃肠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拍嗝、更换奶粉、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饥饿:胃内空虚时肠蠕动增强产生肠鸣音,表现为规律性咕噜声。建议家长按需喂养,缩短喂奶间隔时间,避免过度饥饿。
2、吞咽空气:喂养姿势不当或奶嘴孔过大导致吸入过多空气。家长需采用45度斜抱姿势喂奶,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选择合适流速的奶嘴。
3、乳糖不耐受:肠道乳糖酶不足导致未消化乳糖发酵产气。可尝试低乳糖配方奶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补充剂或蒙脱石散等药物。
4、胃肠炎:可能与病毒细菌感染有关,常伴随腹泻呕吐发热。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口服补液盐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日常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排便情况,避免腹部受凉,哺乳期母亲减少摄入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