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婴幼儿眼角出现白色眼屎可能由泪道阻塞、结膜炎、过敏反应、倒睫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眼液、抗过敏治疗等方式缓解。
1、泪道阻塞新生儿泪道发育不全导致分泌物堆积,表现为内眼角白色黏稠物。家长需每日用温水浸湿棉签从内向外轻柔擦拭,若持续不缓解需就医行泪道探通术。
2、结膜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结膜充血伴白色分泌物。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腺病毒感染有关,表现为眼睑红肿。医生可能开具妥布霉素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药物。
3、过敏反应尘螨或花粉刺激导致过敏性结膜炎,常伴眼痒和清水样分泌物。家长需保持居室清洁,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必要时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
4、倒睫睫毛向内生长摩擦角膜刺激泪液分泌,多见于面部发育未成熟的婴儿。需定期修剪睫毛,严重者需手术矫正。
建议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减少辛辣食物摄入,保持婴儿双手清洁避免揉眼,出现眼睑红肿或黄色脓性分泌物应立即就医。
婴儿体温低于36度可能由环境温度过低、保暖不足、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感染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加强保暖、调整室温、密切监测体温、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
1、环境因素寒冷环境或穿着过少导致体表散热过快。需立即将婴儿移至25-28℃温暖环境,使用预热的包被包裹,避免使用电热毯直接接触皮肤。
2、护理不当沐浴后未及时擦干、更换尿布时身体暴露时间过长。家长需将护理操作集中快速完成,沐浴水温维持在38-40℃,完成后立即用干毛巾包裹。
3、早产因素早产儿棕色脂肪组织发育不全,产热能力不足。建议家长采用袋鼠式护理,每天皮肤接触至少1小时,持续监测腋温变化。
4、感染性疾病可能与败血症、肺炎等严重感染有关,通常伴随喂养困难、反应低下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CRP等检查,医生可能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家长发现婴儿低体温时,应每30分钟复测体温直至恢复正常,避免过度包裹导致捂热综合征,持续低体温或伴随异常症状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