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髓穿刺手术疼不疼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髓穿刺手术疼不疼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髓穿刺手术的疼痛感因人而异,通常可通过局部麻醉减轻不适。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穿刺部位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不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术后可能会有轻微的酸痛或不适,但一般可以通过休息和药物缓解。骨髓穿刺主要用于诊断血液疾病或骨髓异常,是一项相对安全的医疗操作。
1、局部麻醉:手术前医生会在穿刺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注射液5ml,浓度2%,以减轻疼痛感。麻醉效果通常在注射后几分钟内显现,患者只会感受到轻微的压力或触感,而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
2、手术过程:在麻醉生效后,医生会使用骨髓穿刺针如Jamshidi针进行穿刺。穿刺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受到轻微的压力或震动,但不会感到剧烈疼痛。手术时间通常较短,约10-15分钟即可完成。
3、术后不适:手术后,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轻微的酸痛或不适感,这种症状通常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患者可以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片200mg,每日3次或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每日3次,以减轻不适。
4、心理准备:部分患者可能会对手术感到紧张或焦虑,这可能会放大疼痛感。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流程和可能的感受,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从而减轻疼痛感。
5、护理建议: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感染或出血。如果出现持续疼痛、红肿或发热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骨髓穿刺手术后,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类和新鲜蔬菜,以促进身体恢复。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心态,遵循医生的护理建议,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骨髓空洞症是什么病

骨髓空洞症是一种脊髓内形成液性空腔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感觉异常、肌肉无力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该病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脊髓损伤、肿瘤压迫、感染及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 1、感觉异常:患者常出现肢体麻木、刺痛或温度感觉减退,这些症状多由脊髓内空腔压迫神经传导通路引起。治疗可通过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甲钴胺和胞磷胆碱等缓解症状,同时结合物理治疗如电刺激和热疗改善神经功能。 2、肌肉无力:空腔压迫运动神经元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无力,严重时影响行走和日常活动。康复训练如肌力锻炼和平衡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药物如利鲁唑和巴氯芬可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便秘或性功能障碍,这些症状与空腔影响自主神经中枢有关。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和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改善症状,同时需注意饮食调节和规律作息。 4、先天性因素:部分患者因先天性脊髓发育异常导致空洞形成,常见于Chiari畸形和脊柱裂等疾病。手术如后颅窝减压和脊髓空洞引流术可缓解症状,术后需长期随访和康复治疗。 5、继发性因素:脊髓损伤、肿瘤或感染等后天因素也可能引发空洞形成。针对原发病因的治疗如手术切除肿瘤、抗感染治疗和脊髓修复手术是关键,同时需预防并发症如压疮和深静脉血栓。 骨髓空洞症的治疗需结合病因和症状进行综合干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和坚果。运动方面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和瑜伽,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脊髓负担。定期复查和随访对监测病情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患者需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