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儿童发烧时一般不建议盖厚被子,但需要根据体温变化调整保暖措施。发热是机体免疫反应的表现,过度保暖可能影响散热。
儿童处于体温上升期时可能出现寒战、手脚冰凉,此时可适当加盖薄毯帮助缓解不适。当体温达到高峰且开始出汗时,应减少覆盖物,选择透气棉质衣物,通过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促进散热。持续高热状态下过度捂热可能导致脱水或热性惊厥,需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
部分特殊情况下需注意保暖,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合并循环障碍时,这类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弱,需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保暖措施。新生儿发热属于急症,无论是否盖被均需立即就医。
监测体温变化是护理关键,建议家长每2小时测量一次腋温,38.5摄氏度以上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发热期间应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观察患儿精神状态、排尿量及皮肤弹性。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嗜睡、抽搐或皮疹等症状,须及时前往儿科急诊。
胎儿胎动减少可能由睡眠周期、孕妇活动减少、胎盘功能异常、脐带绕颈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胎心监测、超声检查、调整体位、吸氧等方式处理。
1、睡眠周期:胎儿在子宫内有睡眠周期,通常持续20-40分钟,期间胎动减少属正常现象。建议孕妇左侧卧位休息,避免频繁刺激腹部。
2、孕妇活动减少:孕妇长时间静坐或卧床时,自身活动减少可能导致感知胎动减弱。可适当散步或轻拍腹部,观察1小时内是否出现胎动。
3、胎盘功能异常: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关,表现为胎动持续减少伴生长迟缓。需通过胎心监护和超声评估,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改善胎盘循环。
4、脐带绕颈:可能与羊水过多、胎儿活跃有关,表现为胎动突然减少或剧烈后停止。需立即就医进行超声检查,严重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建议孕妇每日固定时间数胎动,若2小时内胎动少于6次或较平时减少过半,应及时就诊检查。避免长时间空腹或情绪紧张,保持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