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 荨麻疹

出完麻疹后就有抗体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出完麻疹后就有抗体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出完麻疹后通常会产生抗体,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预防再次感染。麻疹抗体持续时间较长,多数人可获得终身免疫,但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抗体水平下降或免疫应答不足。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结膜炎及皮疹,建议患者康复后仍须注意观察身体状况。

麻疹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其中IgM抗体在急性期出现,IgG抗体在恢复期逐渐升高并长期存在。这些抗体能有效中和病毒,防止再次感染。临床观察显示,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力通常可持续数十年,甚至终身。接种麻疹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与自然感染相似,但个别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抗体衰减。

免疫功能异常、营养不良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可能出现抗体生成不足或维持时间缩短的情况。某些罕见基因缺陷会导致麻疹抗体无法长期存在,这类人群即使感染过麻疹仍可能二次患病。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抗体持续时间也可能受影响。

麻疹康复者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A以支持免疫功能恢复。避免接触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及免疫缺陷患者,减少病毒传播风险。若出现反复发热、皮疹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抗体水平。日常生活中需继续做好呼吸道防护,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卫生习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十个月过敏性荨麻疹可以打预防针吗?

十个月宝宝患有过敏性荨麻疹时,若处于急性发作期或伴有严重瘙痒、红肿等症状,通常不建议立即接种疫苗;若症状轻微且处于稳定期,经医生评估后可考虑接种。

过敏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期接种疫苗可能加重免疫系统负担,导致原有症状恶化或诱发新的过敏反应。此时宝宝免疫系统处于高敏状态,疫苗中的成分可能成为潜在过敏原,引发局部红肿、发热甚至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临床建议先控制荨麻疹症状,待皮疹完全消退、无新发风团且停用抗组胺药物3-7天后,再考虑疫苗接种计划。

对于非急性期的过敏性荨麻疹宝宝,接种前需由儿科医生或免疫专科医生进行个体化评估。医生会综合判断荨麻疹的诱发因素、发作频率及既往疫苗反应史,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部分疫苗如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可能含有微量蛋清蛋白成分,对蛋清过敏的宝宝需谨慎选择替代方案。接种后需密切观察30分钟至2小时,监测是否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异常反应。

家长应记录宝宝荨麻疹发作的时间、诱因及用药情况,接种前主动向医生提供完整病史。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疹,穿着纯棉透气衣物。若推迟接种,后续需按补种程序完成免疫规划,确保疫苗保护效果。出现接种部位红肿或低热时,可采用冷敷和适量饮水缓解症状,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