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急性耳聋治疗十来天不见好可通过调整用药方案、高压氧治疗、鼓室注射、佩戴助听器、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急性耳聋可能与内耳供血不足、病毒感染、噪声损伤、自身免疫异常、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用药方案
若糖皮质激素口服效果不佳,可改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微循环。突发性耳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巴曲酶注射液用量,监测凝血功能。部分患者对前列地尔注射液敏感,可替换为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
2、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舱治疗能提升内耳氧分压,适用于病程2周内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压力通常维持在2-2.5个大气压,每次90分钟,10-15次为1疗程。需注意中耳气压伤风险,治疗前需评估鼓膜完整性,合并中耳炎者禁用。
3、鼓室注射
经鼓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可直接作用于内耳,适用于高频听力下降者。每周注射2次,连续3周,需配合耳内镜操作避免鼓膜穿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眩晕症状,可与甲钴胺注射液联合使用减轻不良反应。
4、佩戴助听器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中重度耳聋,可验配数字式助听器补偿听力。需进行纯音测听和言语识别率评估,选择开放耳或耳内式机型。儿童患者建议选用具有无线调频系统的助听器,配合语言康复训练。
5、手术干预
确诊为听神经瘤者需行乙状窦后入路肿瘤切除术,术后可能需人工耳蜗植入。梅尼埃病晚期可考虑内淋巴囊减压术,术后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控制眩晕。手术需结合颞骨CT三维重建评估解剖结构。
治疗期间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刺激。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度有助于改善内耳血流,噪声环境下应使用防护耳塞。建议每周复查纯音测听评估疗效,若6个月后听力未恢复需考虑永久性听力康复方案。突发眩晕时应立即静卧,避免头部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