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身上长痱子并伴随瘙痒通常由汗液滞留刺激皮肤引起,可能与高温潮湿环境、衣物摩擦、汗腺堵塞等因素有关。痱子(专业名称:粟疹)主要表现为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或水疱,好发于颈部、胸背等易出汗部位。
1. 高温潮湿环境
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会导致汗液蒸发不畅,汗腺导管内压力增高而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建议保持环境通风凉爽,使用空调或风扇降低室温,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入密闭空间。若已出现痱子,可用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抹缓解瘙痒。
2. 衣物材质不透气
穿着化纤类或过紧衣物会阻碍汗液蒸发,增加皮肤表面摩擦。选择纯棉、莫代尔等透气面料,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物。对于婴幼儿患者,家长需注意每天用温水清洁皮肤褶皱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
3. 汗腺发育不完善
婴幼儿汗腺功能未成熟易出现痱�,表现为额部、躯干密集小水疱。护理时保持皮肤干爽,可遵医嘱使用氧化锌软膏。成人若反复发作可能与汗腺导管角化异常有关,需排除鱼鳞病等遗传性皮肤病。
4. 继发细菌感染
搔抓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形成脓痱(深部粟疹),表现为红色丘疹顶端出现脓点。此时需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医生可能开具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
5. 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或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因排汗异常易发痱子,常伴随多饮多尿等症状。需控制原发病,同时使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避免抓破引发皮肤溃疡。
日常应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高温时段减少户外活动,出汗后及时擦干并更换衣物。婴幼儿患者家长需每日检查皮肤褶皱部位,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若痱子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化脓、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激素类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