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宝宝出生时缺氧怎么办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出生时缺氧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出生时缺氧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治疗、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高压氧治疗等方式处理。新生儿缺氧通常由胎盘功能异常、脐带绕颈、产程异常、母体疾病、胎儿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理呼吸道是处理新生儿缺氧的首要措施。医护人员需立即使用吸痰器清除口鼻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对于羊水污染者需配合生理盐水冲洗,同时将患儿置于头低足高位促进液体排出。该操作需在辐射台保暖下完成,避免低体温加重缺氧损伤。

2、吸氧治疗

经皮血氧监测低于85%时需给予氧疗,通过鼻导管或头罩提供30-40%浓度氧气。严重者需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2-95%区间。早产儿需严格控制氧浓度,防止视网膜病变。氧疗期间需监测血气分析,避免氧中毒或二氧化碳潴留。

3、药物治疗

存在呼吸抑制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拮抗麻醉药物影响。脑水肿患儿需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配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营养脑细胞。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炎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平衡。

4、亚低温治疗

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需在出生6小时内启动亚低温治疗,通过降温毯维持直肠温度33-34℃持续72小时。治疗期间需持续监测心电图、脑电图及凝血功能,缓慢复温后配合神经功能评估。该疗法能显著减少脑细胞凋亡,改善远期神经系统预后。

5、高压氧治疗

对于缺氧导致的脑损伤恢复期,可考虑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高压氧治疗。通过增加血氧分压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脑组织代谢。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采用0.15-0.2MPa压力,每次60-90分钟,10-15次为1疗程。禁忌证包括未控制的气胸、活动性出血等。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状态、肌张力及喂养情况,定期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维持适宜环境温度,避免噪音强光刺激。母乳喂养者母亲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按医嘱补充铁剂和DHA。出院后需定期随访脑电图、颅脑超声等检查,发现发育迟缓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疫苗前需评估神经系统状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醒脾养儿颗粒和婴儿健脾散有区别吗

醒脾养儿颗粒和婴儿健脾散在成分、功效及适用年龄上存在区别。醒脾养儿颗粒主要由一点红、毛大丁草、山栀茶等组成,适用于儿童厌食、腹泻等症状;婴儿健脾散则含白扁豆、白术、鸡内金等,多用于婴幼儿消化不良、腹胀。两者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成分差异

醒脾养儿颗粒以一点红、毛大丁草为主,辅以山栀茶、蜘蛛香等中草药,具有清热化湿、醒脾开胃的作用。婴儿健脾散则采用白扁豆、白术、鸡内金等传统健脾药材,侧重消食导滞。前者含更多清热成分,后者偏重温和调理胃肠功能。

2、功效侧重

醒脾养儿颗粒针对儿童食欲不振、大便溏稀伴有湿热证候时更适用,能改善舌苔厚腻、口气酸腐等症状。婴儿健脾散则对乳食积滞引起的腹胀、哭闹不安效果更明显,适合单纯性消化不良的婴幼儿。

3、年龄适应

醒脾养儿颗粒说明书标注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因其成分中部分药材性质稍凉。婴儿健脾散可用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配方更温和,符合婴儿娇嫩脾胃特点。家长需根据孩子年龄和体质差异选择。

4、剂型区别

醒脾养儿颗粒为冲服颗粒剂,溶解后带有草药清香,服用便利性较高。婴儿健脾散是粉末状散剂,需用温水调服,剂量更易根据月龄调整。两者均不建议与牛奶或果汁混合服用。

5、注意事项

使用醒脾养儿颗粒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腹泻加重,湿热症状缓解后应停用。婴儿健脾散连续服用不宜超过3天,若腹胀未缓解需就医。两种药物均不可与抗生素同服,过敏体质儿童用药前需咨询中医师。

家长选择健脾类药物时,应先明确孩子具体症状类型,避免自行判断用药。喂养期间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适当按摩腹部促进消化。若用药2-3天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呕吐、发热等新发症状,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就诊儿科或中医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