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来月经时左侧输卵管疼痛可能由痛经、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囊肿等原因引起。
1、痛经:月经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可能刺激输卵管收缩,表现为单侧下腹坠痛。可通过热敷缓解,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萘普生等药物。
2、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可能在月经期加重,炎症累及左侧输卵管时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可能伴有异常分泌物。需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甲硝唑等。
3、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种植在左侧输卵管周围,经期病灶出血导致疼痛进行性加重,可能伴随经量增多。需通过腹腔镜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戈舍瑞林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
4、输卵管囊肿:输卵管积水或囊肿在月经期因盆腔充血而增大,压迫产生胀痛,可能伴有不规则出血。需超声检查确诊,较大囊肿需腹腔镜手术切除。
建议记录疼痛特点和周期,避免经期剧烈运动,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
乳腺钼靶检查结果通常采用BI-RADS分类标准,主要分为0类、1类、2类、3类、4类、5类、6类。该分类系统通过影像特征评估乳腺病变风险,指导后续临床决策。
1、0类:检查信息不完整,需补充其他影像学检查或既往影像对比。可能因体位不当、压迫不足或病灶显示不清导致。
2、1类:阴性结果,乳腺组织无异常发现。建议40岁以上女性保持每年1次常规筛查。
3、2类:明确良性病变,如囊肿、钙化灶等。建议6-12个月后随访复查,无须特殊处理。
4、3类:可能良性病变(恶性概率小于2%),如椭圆形边缘清晰的实性结节。建议3-6个月短期随访。
5、4类:可疑恶性(恶性概率2%-95%),需细分为4A、4B、4C亚类。需通过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6、5类:高度提示恶性(恶性概率超过95%),具有典型恶性影像特征。需尽快进行组织学确诊及治疗。
7、6类:已活检证实的恶性肿瘤,用于评估术前新辅助治疗效果或监测已知病灶变化。
检查后应根据分类结果遵医嘱处理,3类及以上需重点随访,日常注意乳房自检并记录结节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