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起口疮是什么原因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起口疮是什么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许瑞英
许瑞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口疮可能由鹅口疮、口腔黏膜损伤、维生素缺乏或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用药、营养补充等方式治疗。

1、鹅口疮

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口腔黏膜白色斑块,表现为拒奶、哭闹。家长需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患处,配合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

2、口腔损伤

奶瓶喂养摩擦或指甲划伤黏膜形成溃疡。建议家长改用软勺喂养,局部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3、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2或叶酸不足引发口角炎。母乳喂养母亲应补充复合维生素,患儿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2片剂。

4、免疫缺陷

早产儿或HIV暴露婴儿易发生严重口腔感染。需就医进行免疫球蛋白注射,配合氟康唑口服混悬液抗真菌治疗。

保持哺乳用具消毒,避免过度清洁婴儿口腔。发现口腔白膜持续3天未消退或伴随发热,应立即就诊儿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严重吐奶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严重吐奶可能由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先天性幽门狭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药物干预、更换配方奶粉、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

1、喂养不当

奶量过多或喂养姿势不正确会导致胃内压增高。哺乳时应保持45度半卧位,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使用防胀气奶瓶并控制单次喂奶量。

2、胃食管反流

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反流,常伴随弓背哭闹。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西甲硅油乳剂或雷尼替丁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3、牛奶蛋白过敏

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发呕吐伴湿疹腹泻。建议家长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或蒙脱石散等抗过敏止泻药物。

4、先天性幽门狭窄

幽门肌层肥厚导致喷射性呕吐伴体重下降。需通过超声确诊后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术后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胃肠功能。

家长需记录呕吐频率与性状,避免过度摇晃婴儿,哺乳后保持30度斜坡卧位,若出现血性呕吐物或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