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小儿脑炎的排除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有观察症状体征、血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测等方法。
1、观察症状体征
脑炎早期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抽搐甚至昏迷。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拒奶、易激惹、前囟隆起。若出现颈部强直、克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或出现肢体瘫痪、共济失调等局灶性神经体征,需高度警惕脑炎可能。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体温、意识状态及行为变化。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可提示感染存在,细菌性脑炎多见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病毒性脑炎可能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有助于鉴别感染类型。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这些指标变化可为脑炎诊断提供辅助依据。
3、脑脊液检查
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是确诊脑炎的关键检查。细菌性脑炎脑脊液多呈浑浊,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降低,蛋白含量升高。病毒性脑炎脑脊液通常清亮,白细胞轻度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蛋白含量基本正常。脑脊液病原体培养、核酸检测可明确具体致病微生物。
4、头颅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可初步排除颅内出血、占位等病变,急性期可能显示脑组织水肿。头颅MRI对早期脑炎更敏感,可发现脑实质异常信号,弥散加权成像能早期显示细胞毒性水肿。严重病例可能显示脑室扩大、脑疝形成等改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5、病原学检测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病毒核酸可快速明确病毒类型,常见病原体包括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某些病毒性脑炎。对于细菌性脑炎,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可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
家长发现患儿出现持续发热伴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时,应立即就医。就诊前可记录症状出现时间、演变过程及体温变化,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剧烈晃动头部。就医后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恢复期注意营养支持,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定期随访评估神经系统后遗症。日常需做好疫苗接种,加强手卫生,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预防感染性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