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初生婴儿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氧疗、雾化吸入、补液支持、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初生婴儿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吸入羊水、免疫缺陷、早产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评估。
细菌性肺炎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考虑静脉注射利巴韦林注射液,但需严格监测肝功能。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通过鼻导管或头罩吸氧,维持氧分压在60-80mmHg。早产儿需控制氧浓度避免视网膜病变,持续监测心率及呼吸频率,出现呼吸暂停需立即处理。
痰液黏稠时可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每日2-3次稀释气道分泌物。操作时保持婴儿半卧位,雾化后轻拍背部促进排痰,注意观察有无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
喂养困难者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按每日60-80ml/kg计算,同时监测电解质。母乳喂养需少量多次,避免呛咳加重肺部感染,必要时使用鼻饲管保证营养摄入。
定期翻身拍背帮助痰液引流,保持环境湿度50%-60%。发热时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接触婴儿前严格手部消毒,母婴同室需每日紫外线消毒。
初生婴儿肺炎护理需维持室温24-26℃,每日开窗通风2次。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辛辣饮食,注意观察婴儿呼吸频率、肤色及反应力。出院后定期复查胸片,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按计划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出现拒奶、嗜睡或呼吸急促需立即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