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黄色奶瓣状的浠水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黄色奶瓣状的浠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宝宝拉黄色奶瓣状稀水便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口服补液盐、使用益生菌等方式改善。腹泻通常由喂养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按需哺乳,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或高脂食物。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奶粉,已添加辅食的宝宝暂停摄入粗纤维食物,给予米汤、焦米粥等易消化流食。避免喂食含糖饮料或果汁,防止加重渗透性腹泻。

2、补充水分

每2-3小时补充5-10毫升温开水或淡盐水,使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服。观察排尿量及口腔湿润度,若4小时内无排尿或出现囟门凹陷需立即就医。可配合使用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书比例调配,少量多次喂服预防脱水。

3、热敷腹部

将温热毛巾置于宝宝脐周顺时针轻揉5-10分钟,每日2-3次促进肠蠕动恢复。注意毛巾温度不超过40℃,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及时擦干腹部,配合屈膝卧位帮助排气缓解肠绞痛。

4、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Ⅲ能补充钠、钾、葡萄糖等电解质,调节肠道水盐平衡。每袋需用250毫升温开水冲调,24小时内未用完应丢弃。重度脱水或呕吐频繁者需静脉补液治疗,不可强行喂服以免呛咳。

5、使用益生菌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重建肠道菌群平衡,缓解病毒性腹泻症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需用40℃以下温水送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有效,注意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

家长需每日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尿量,便后及时清洁臀部并涂抹护臀霜。若出现血便、持续发热、精神萎靡或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感染等疾病。恢复期逐渐增加辅食种类,避免过早摄入高糖高脂食物。保持奶瓶、餐具高温消毒,照顾者接触宝宝前后需规范洗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到传染病医院就医患者要注意什么

到传染病医院就医需注意个人防护、预检分诊配合、物品消毒、就诊流程简化。传染病医院的特殊性要求患者采取更严格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1、个人防护:

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随身携带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及时消毒,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2、预检分诊:

如实告知发热史、接触史和症状,配合体温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分诊指引前往相应诊区,避免在候诊区聚集。

3、物品消毒:

就诊前后对随身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使用后的口罩应反折丢弃至医疗垃圾桶,衣物回家后及时清洗并通风晾晒。

4、流程简化:

提前预约减少等候时间,尽量独自就诊,检查单据通过手机查询,缴费使用自助设备,离院后两周内做好健康监测。

建议就医后14天内关注体温变化,出现新发症状及时联系医院随访,居家期间保持单独房间和餐具,加强营养摄入有助于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