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

单核细胞增多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单核细胞增多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范芸
范芸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单核细胞增多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化疗、靶向治疗、支持治疗等方式干预。

1、病毒感染

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可刺激单核细胞增殖。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临床常用更昔洛韦注射液、阿昔洛韦片、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需配合血常规及病毒抗体检测明确诊断。

2、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氏菌等胞内菌感染会导致单核细胞反应性增高。常伴有长期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表现。治疗需选用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等穿透细胞膜能力强的抗菌药物,疗程通常较长。

3、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引起单核细胞活化增殖。多伴随关节肿痛、皮疹、蛋白尿等多系统损害。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免疫抑制剂可控制病情,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4、血液系统疾病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病直接导致单核细胞克隆性增生。常见贫血、出血倾向、脾脏肿大等体征。地西他滨注射液、阿扎胞苷片等去甲基化药物适用于高危患者。

5、寄生虫感染

疟原虫、利什曼原虫等寄生虫感染可诱发单核细胞增多。典型症状包括周期性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等。青蒿琥酯片、葡萄糖酸锑钠注射液等抗原虫药物治疗有效,重症需联合糖皮质激素。

发现单核细胞增多时应完善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病原学检查等明确病因。治疗期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急性期患者需隔离防护,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出现持续发热、出血倾向或脏器功能异常时需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酸梅汤的功效与作用

酸梅汤具有生津止渴、消食开胃、解暑降温等功效,适量饮用有助于缓解口干舌燥、食欲不振、暑热烦闷等症状。

1、生津止渴

酸梅汤中的乌梅、山楂等成分能刺激唾液分泌,改善口干舌燥。乌梅所含的柠檬酸和苹果酸可促进津液生成,适合运动后或高温环境下水分流失较多的人群饮用。饮用后需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酸性物质残留腐蚀牙釉质。

2、消食开胃

山楂含有的有机酸和脂肪酶能增强胃蛋白酶活性,帮助分解肉类脂肪,缓解饱胀感。餐前少量饮用可促进食欲,但胃酸过多者应避免空腹饮用,可能加重反酸症状。若长期食欲不振伴随体重下降,需排查慢性胃炎等疾病。

3、解暑降温

夏季饮用冰镇酸梅汤可通过调节体温中枢起到降温作用,其中甘草所含的甘草酸具有抗炎效果,能减轻暑热引发的头晕胸闷。但体质虚寒者不宜过量饮用冷饮,可能引发胃肠痉挛。中暑严重时需配合口服补液盐治疗。

4、抗氧化

乌梅中的多酚类物质能清除自由基,山楂的槲皮素可抑制脂质过氧化。长期适量饮用有助于延缓细胞老化,但无法替代专业抗氧化剂。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添加糖量,建议使用代糖调制。

5、调节电解质

出汗后饮用含钾、钠的酸梅汤能补充电解质,预防脱水引起的肌肉抽搐。自制时可添加少量食盐增强效果,但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钠摄入。严重腹泻或呕吐导致的电解质紊乱需及时就医输液治疗。

建议选择无添加剂的酸梅汤原料自行熬煮,避免市售产品中过量糖分和防腐剂。每日饮用不超过500毫升,胃肠功能较弱者可加热后饮用。饮用后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需立即停用,慢性肾病患者应咨询医师是否适合饮用。搭配清淡饮食和规律作息能更好发挥其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