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成人未接种疫苗或无抗体者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较高,主要与接触途径、免疫状态、病毒载量、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
1、接触途径:血液或体液暴露是主要传播方式,如共用注射器、无保护性行为、不规范医疗操作等直接接触病毒的行为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2、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更易发生病毒持续感染,慢性肝病患者、HIV感染者等群体感染后转为慢性的概率更高。
3、病毒载量:接触对象的乙肝病毒DNA水平直接影响感染概率,孕妇高病毒载量分娩时可能导致新生儿垂直传播。
4、防护措施:规范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确保医疗器械消毒等有效防护手段可降低感染概率。
建议高危人群及时检测乙肝两对半,未产生表面抗体者应接种疫苗,日常生活中需严格避免血液体液接触。
乙肝疫苗和流脑疫苗可以同时接种。疫苗联合接种的安全性主要与疫苗类型、接种部位间隔、个体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1、疫苗类型灭活疫苗与灭活疫苗(如乙肝疫苗与流脑多糖疫苗)联合接种通常无禁忌,不良反应概率无明显增加。
2、接种部位建议左右上臂三角肌分别接种两种疫苗,避免同一部位注射导致局部反应加重。
3、免疫状态免疫功能正常者联合接种更安全,免疫缺陷者需咨询医生评估风险。
4、特殊人群早产儿、急性发热患儿应暂缓接种,慢性病患者需医生评估接种方案。
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出现高热或严重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日常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