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出生后怎么做耳聋基因筛查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出生后怎么做耳聋基因筛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可通过采集足跟血或口腔黏膜细胞进行基因检测,主要筛查GJB2、SLC26A4、MT-RNR1等常见致聋基因。建议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48小时至7天内完成初筛,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进行诊断性基因检测。

1、筛查方法

足跟血筛查是当前最常用的方法,通过采集新生儿足跟血滴于专用滤纸,送检实验室进行DNA提取和基因分析。该方法无创便捷,可同步完成多种遗传病筛查。口腔黏膜细胞采集则需用专用拭子刮取颊黏膜细胞,适用于无法采集足跟血的情况。两种方法均不会对新生儿造成明显不适。

2、检测基因

常规筛查涵盖三大高频致聋基因:GJB2基因突变导致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LC26A4基因与迟发性耳聋及前庭水管扩大相关,MT-RNR1基因突变者需避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部分先进检测机构还会增加OTOF等基因检测,覆盖更多耳聋亚型。

3、筛查流程

初筛阳性者需在1个月内进行复筛,采用Sanger测序或高通量测序技术验证结果。确诊患儿应接受听力学评估,GJB2突变者需早期干预,SLC26A4突变者需避免头部外伤,MT-RNR1携带者需建立用药警示档案。所有阳性结果建议开展家族成员携带者检测。

4、技术选择

传统PCR技术成本较低但通量有限,适用于目标基因明确的家系检测。高通量测序可一次性检测数百个耳聋相关基因,对非综合征型耳聋检出率可达60%。芯片检测适合大规模人群筛查,但可能遗漏罕见突变。临床需根据家族史和经济条件选择适宜方案。

5、结果解读

单纯携带者通常听力正常,但需注意遗传咨询。复合杂合突变或纯合突变可能表现为听力损失,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线粒体基因突变存在异质性,检测结果需谨慎解读。部分基因型与表型不完全对应,需长期随访观察听力变化。

建议家长在筛查前充分了解检测意义,保留完整检测报告供后续就医参考。筛查阴性但出现听力异常时仍需就诊,因约30%耳聋由非遗传因素或未知基因引起。日常需注意观察新生儿对声音的反应,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定期进行听力随访。确诊患儿可早期配戴助听器或考虑人工耳蜗植入,最大限度促进语言发育。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每天适量喝一点白酒,对身体到底有没有好处

每天适量喝一点白酒,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益处,但过量饮酒会带来健康风险。适量饮酒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血糖控制改善、抗氧化作用增强等因素有关。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肝脏损伤、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等问题。 1、心血管健康:适量饮酒可能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研究表明,每天饮用少量白酒如30毫升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但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2、血糖控制:适量饮酒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发现,适量饮酒与血糖水平稳定相关。过量饮酒则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3、抗氧化作用:白酒中含有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有助于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适量饮酒可能延缓衰老过程,保护细胞健康。过量饮酒会削弱免疫系统,增加氧化应激。 4、肝脏损伤:过量饮酒是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酒精在肝脏中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会损伤肝细胞,长期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5、消化系统疾病:过量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风险。酒精还会影响胰腺功能,导致胰腺炎和消化酶分泌不足,影响营养吸收。 适量饮酒的益处与风险并存,关键在于控制饮酒量。建议成年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酒精。饮酒时应避免空腹,选择低度酒,并注意与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相结合。长期饮酒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肝脏、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