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小孩发烧过后出红疹可能由幼儿急疹、风疹、药物过敏、猩红热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或斑丘疹,可通过抗组胺药、退热药、抗病毒药等方式治疗。
1、幼儿急疹: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是主要病因,发热3-5天后体温骤降并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皮疹多从躯干向四肢扩散。家长需保持皮肤清洁,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炉甘石洗剂。
2、风疹:风疹病毒感染导致耳后淋巴结肿大伴淡红色皮疹,皮疹24小时内遍布全身。家长需隔离患儿至皮疹消退,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维生素C等药物。
3、药物过敏:退热药或抗生素引发的变态反应常见于用药后1-2周,表现为瘙痒性荨麻疹或固定性药疹。家长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
4、猩红热: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鸡皮样疹伴杨梅舌,皮疹按压后出现苍白圈。家长需观察有无关节肿痛等并发症,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抗生素。
建议家长记录皮疹形态变化与出现时间,避免抓挠刺激皮肤,保持室内通风并补充水分,若伴随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就医。
小孩发烧吃不下东西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感染性发热、消化功能减弱、口腔炎症、脱水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建议家长准备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泥,少量多餐喂养。避免油腻或难消化食物加重胃肠负担。
2、补充水分家长需定时给予口服补液盐或温开水,预防脱水。可尝试用滴管喂水,每次5-10毫升,间隔15分钟重复进行。
3、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退热贴辅助降温。体温超过38.5℃时需配合药物干预。
4、药物干预可能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拒食、流涎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开喉剑喷雾剂等药物。
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监测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