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脱臼复位后需注意固定制动、疼痛管理、功能锻炼和定期复查。复位后关节稳定性恢复需要时间,不当护理可能导致习惯性脱位或关节损伤。
1、固定制动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患处2-4周,避免关节过早活动。肩关节脱位建议采用肩关节固定带,肘关节脱位需保持屈曲90度位。
2、疼痛管理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冰敷每次15分钟,每日3-4次。
3、功能锻炼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后期增加抗阻训练。肩关节可做钟摆练习,膝关节建议直腿抬高训练。
4、定期复查复位后1周、1个月需影像学复查,观察关节对位情况。若出现肿胀加剧或异常弹响应立即就诊。
恢复期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韧带修复,睡眠时用枕头支撑患肢保持功能位。
胸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多数患者可达到功能恢复,彻底恢复程度与骨折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康复训练等因素有关。
1、骨折程度轻度压缩性骨折术后恢复概率较高,严重粉碎性骨折可能残留慢性疼痛或活动受限。需结合影像学评估椎体高度恢复情况。
2、手术方式椎体成形术患者恢复较快但存在邻椎骨折风险,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稳定性更好但创伤较大。手术时机选择影响神经功能恢复。
3、康复训练术后早期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可减少脊柱代偿性弯曲,渐进式负重练习有助于重建椎体力学支撑。缺乏康复训练易导致脊柱畸形。
4、基础疾病骨质疏松患者需持续抗骨质疏松治疗,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延缓骨愈合。老年患者恢复周期通常比年轻人长。
术后需佩戴支具保护3-6个月,定期复查评估骨愈合情况,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