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眼底发白可能由视网膜脱离、白内障、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神经萎缩、白化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野检查等方式诊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可能与高度近视、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视野缺损、闪光感、飞蚊症等症状。需通过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可使用卵磷脂络合碘片、羟苯磺酸钙分散片等药物辅助。发病时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导致眼底呈现灰白色隆起。
2、白内障
白内障可能与年龄增长、紫外线照射、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渐进性视力下降、眩光、视物模糊等症状。成熟期白内障可见晶状体完全混浊呈瓷白色。可通过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等延缓进展。
3、视网膜血管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能与动脉硬化、心源性栓塞、血管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视力骤降,眼底可见视网膜苍白水肿伴黄斑樱桃红斑。需紧急处理,使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改善循环,必要时行前房穿刺术。发病4小时内为黄金救治期。
4、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可能与青光眼、视神经炎、颅内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减退、色觉异常、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等症状。眼底可见视盘苍白色萎缩。可使用甲钴胺片、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等营养神经药物,但已萎缩的神经纤维不可逆。
5、白化病
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酪氨酸酶基因突变导致黑色素合成障碍有关。典型表现为虹膜半透明、眼底缺乏色素呈鲜红色反光,常伴有眼球震颤、畏光等症状。需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视网膜,避免强光照射加重光损伤。
日常需注意避免揉搓眼睛,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强光环境下应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阅读时保持适宜光照。饮食可适量增加蓝莓、胡萝卜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