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血糖酮体高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糖酮体高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血糖酮体高可能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高脂饮食、酗酒、妊娠期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口渴、多尿、乏力、呼吸深快、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通过补液治疗、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饮食调整、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血糖酮体升高的最常见原因,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机体无法利用葡萄糖供能,转而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带有烂苹果味、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等药物,配合静脉补液治疗。

2、长期饥饿

长时间禁食或极端节食时,体内糖原耗竭后启动脂肪分解,产生酮体作为替代能源。这种情况多见于减肥人群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通常伴随明显体重下降。恢复规律进食后酮体可逐渐恢复正常,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逐步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

3、高脂饮食

持续摄入过量高脂肪食物可能超过肝脏代谢能力,未被完全氧化的脂肪酸转化为酮体。常见于生酮饮食初期或长期高脂膳食者,可能伴有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比例,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

4、酗酒

大量饮酒会抑制肝糖原分解,同时酒精代谢消耗大量辅酶,迫使机体加速脂肪分解产生酮体。长期酗酒者可能出现酮症伴肝功能异常,需戒酒并补充B族维生素。医生可能开具注射用复合辅酶、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

5、妊娠期代谢异常

妊娠中晚期可能出现生理性胰岛素抵抗,若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更易发生酮症。孕妇表现为频繁口渴、尿量增多,需密切监测血糖。治疗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通常采用人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避免使用口服降糖药。

出现血糖酮体升高时应立即检测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需检查胰岛素注射部位是否吸收异常。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饮食注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均衡摄入,严格戒酒。妊娠期妇女应定期进行糖耐量检查,肥胖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一次随机血糖和尿酮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甲癌碘131前检查项目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前的常规检查项目主要有甲状腺功能检查、颈部超声、甲状腺摄碘率测定、全身碘扫描、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测定。这些指标可以评估甲状腺激素水平,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剂量。检查结果还会影响后续碘131治疗方案的制定。

2、颈部超声

颈部超声检查可以明确甲状腺残留组织的范围和大小,评估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超声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能够为碘131治疗提供重要的解剖学依据。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检查过程中医生会重点观察甲状腺床区域和颈部淋巴结。

3、甲状腺摄碘率测定

甲状腺摄碘率测定通常在治疗前1-2周进行,通过口服微量放射性碘后测量甲状腺对碘的摄取能力。这项检查可以评估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功能状态,预测碘131的治疗效果。检查前需要停用甲状腺激素2-4周,并低碘饮食1-2周。

4、全身碘扫描

全身碘扫描可以显示甲状腺残留组织和远处转移灶的位置及范围。检查时静脉注射或口服放射性碘,24-72小时后进行全身扫描。扫描结果有助于确定碘131治疗剂量和评估预后。检查前同样需要停用甲状腺激素和低碘饮食。

5、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评估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排除血液系统异常。肝肾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肌酐等指标,用于评估药物代谢能力。这些基础检查可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接受碘131治疗,并为治疗后的随访提供基线数据。

甲状腺癌患者在碘131治疗前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各项检查,检查前2-4周需要停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甲状腺激素药物,并保持低碘饮食。治疗前1周避免含碘造影剂检查,女性患者需确认未怀孕。检查后注意多饮水促进放射性物质排出,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如有不适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确保治疗安全有效进行。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