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运动性血尿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运动性血尿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运动性血尿可能由剧烈运动导致泌尿系统微损伤、肾血管收缩、膀胱黏膜摩擦、尿路结石移位、隐匿性肾病发作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观察、调整运动强度、补液利尿、药物治疗、原发病处理等方式干预。

1、剧烈运动导致微损伤

高强度运动时肾脏和输尿管受机械性牵拉,可能导致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常见于马拉松、足球等长时间耐力运动,表现为运动后即刻出现淡红色尿液,通常无排尿疼痛。建议暂停运动48小时,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代谢,若持续24小时不缓解需就医排查。

2、肾血管收缩缺血

运动时肾血流量可减少至静息状态的30%,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多见于脱水状态下进行爆发性运动,尿液呈洗肉水样,可能伴有轻度腰酸。需立即停止运动并补充电解质溶液,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片、血尿胶囊等改善血管通透性。

3、膀胱黏膜机械摩擦

长时间骑行或跑步时膀胱壁反复撞击,可能引发黏膜下毛细血管破裂。典型表现为运动后终末段尿带血丝,常伴排尿灼热感。建议改用坐垫缓冲的运动装备,运动前排空膀胱,发作时可遵医嘱服用云南白药胶囊、裸花紫珠片等止血药物。

4、尿路结石移位

既往结石患者在运动时可能因体位改变引发结石移动,划伤尿路上皮。表现为突发性肉眼血尿伴腰部绞痛,尿液可见细小血块。需急诊进行B超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配合排石颗粒促进结石排出。

5、隐匿性肾病发作

IgA肾病等慢性肾脏病患者运动后可能出现血尿加重,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尿液呈浓茶色且泡沫增多,可能伴血压升高。需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确诊后遵医嘱使用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保护肾功能,必要时进行肾穿刺活检。

出现运动性血尿后应记录发作频率和运动类型,避免脱水状态下剧烈运动。建议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运动前后各补充300毫升温水,穿着透气吸汗的运动服装。持续血尿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浮肿等症状时,需完善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排除肾小球源性血尿。既往有肾病或结石病史者,运动前应进行泌尿系统超声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乳腺纤维瘤怎么治疗比较好

乳腺纤维瘤可通过定期复查、药物治疗、微创手术、传统手术、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乳腺纤维瘤通常由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乳腺组织对雌激素敏感、乳腺导管阻塞、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

1、定期复查

体积较小且生长缓慢的乳腺纤维瘤可暂不处理,每3-6个月复查乳腺超声。复查期间建议穿戴无钢圈内衣,避免乳房挤压。若瘤体直径超过2厘米或短期迅速增大,需及时干预。

2、药物治疗

黄体酮胶囊可调节雌激素水平,抑制瘤体生长。乳癖消片能缓解乳房胀痛,缩小纤维瘤体积。桂枝茯苓胶囊具有活血散结功效,适用于经前乳房疼痛加重者。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用药期间须监测肝功能。

3、微创手术

真空辅助旋切术适用于直径3厘米以下的单发纤维瘤,通过3毫米切口完整切除瘤体。射频消融术利用高温使瘤体坏死吸收,术后疤痕不明显。微创手术出血量少于5毫升,恢复期约3-5天。

4、传统手术

开放式切除术用于处理直径超过5厘米或多发性纤维瘤,可完整剥离包膜防止复发。术中快速病理检查能排除恶性病变,术后需加压包扎48小时。瘢痕体质者可能形成增生性瘢痕。

5、中医调理

柴胡疏肝散加减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表现为经前乳房刺痛。海藻玉壶汤对痰凝血瘀型有效,可触及坚硬活动性肿块。针灸选取膻中、期门等穴位,每周治疗2-3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月月经干净后3天进行乳房自检。限制蜂王浆等含雌激素食品摄入,适当增加十字花科蔬菜。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避免过紧束缚。出现乳头溢液或皮肤橘皮样改变需立即就诊。术后患者应每半年复查乳腺钼靶,监测有无新发病灶。